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醫療糾紛當前,從醫不再是康莊大道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生代表致詞「不知道風,要將我們往那個方向吹」,道盡對未來的惶恐。北醫校長閻雲形容,從醫之路不再是康莊大道,而是醫療糾紛等障礙卡在前方,讓畢業生不知所措。
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在一百二十周年院慶,談論醫學教育的挑戰引起醫界與學界共鳴。台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表示,從美國回到北醫服務參加三次畢業典禮,今年的畢業典禮很有所感,來自海地的學生代表外籍生致詞,談到心繫海地醫療,畢業後將回國服務,對未來充滿希望。
七年級的醫學畢業生代表致詞時,從入學談到實習及畢業後的願景,說了三次「不知道風,要將我們往那個方向吹」,道盡學生對未來的擔憂。閻雲表示,過去考上醫學院,畢業後擔任醫師是比其他系所更明確的道路,今非昔比,現在從醫之路是醫療糾紛等障礙卡在前方。
閻雲說,法律之前人人平等,這個平等是忽略職業不同,醫師志業是救人,成為醫師之前都立過誓言,「…病患的健康生命是我首要顧念…」,如今第一線救命成為在醫師的刑責緊箍圈,將良醫視為罪犯。
「醫師被告,連帶實習醫師也要跑法院。」閻雲指出,當實習醫師出錯,是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及更上層的督導責任,現行制度若讓年輕有抱負者沒有投入意願,應檢討與改進,回應專業上的尊重。
他說,這令人痛心,更是身為教育者的難過,醫師職業商業化後,變調的良心服務,則如何為社會做出貢獻,這需要社會多省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