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多元入學制度,重推甄輕指考。北醫校長閻雲說,多元是對但題材不對,準備推甄的華而不實資料讓階級化更嚴重,有能力但不善表達的學生則失去機會,憂這樣現象影響社會流動機制。
多元入學制度,重推甄輕指考。北醫校長閻雲說,多元是對但題材不對,準備推甄的華而不實資料讓階級化更嚴重,有能力但不善表達的學生則失去機會,憂這樣現象影響社會流動機制。
日前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談論醫學教育的挑戰,引起醫界與學界共嗚。楊泮池非醫師世家,通過聯考進入台大醫學院,畢業後擔任醫師,自嘲若以今日多元入學管道,走推甄的路「一定會考不上」,不僅是自己,包括現在許多擔任要職的主管可能也都考不上。
楊泮池說,教育可讓社會階層流動,讓社會穩定及和諧,多元入學制度是好的,但缺留給弱勢或不善言語表達者一個機會。
台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3年前從美國回到台灣任職,將自由學風帶到校園,隨教育制度變革,從聯考到多元入學,包括繁星計畫、推甄、大學指考等。閻雲說,繁星計畫提供偏遠地區學生一個機會,從最近統計看到偏鄉離島學生珍惜學習資源,在校表現更優於一般生。
「相較推甄,階級化的區別感受更深」,閻雲提到許多學生資料過度華麗,華而不實資料都足以到美國華爾街應徵不錯工作,學生更多才多藝,會拉小提琴、二胡,連少見的土耳其三弦琴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