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看到別人做了你不喜歡的事就生氣?說了你不喜歡的話就發火?接受一個事實:有些情況就是無法透過多溝通來解決。

和某個你關心的人陷入溝通僵局,你該怎麼做?
吉姆是我的朋友,這一年對他來說很艱難,最近一次碰面時,吉姆請我幫他去見一個客戶艾德,幾分鐘就好,我同意了。但幾天後,當我到達艾德的辦公室,櫃檯人員卻告訴我,他出國了,還說艾德以為我前一天會來,但我沒出現,讓他很失望。
我尷尬的道歉後離開,立刻打電話給吉姆,他查了電子郵件,發現他給錯日期了。我請他務必親手寫個短箋給客戶道歉,解釋其中原由。他答應會處理。
我們後來沒再討論此事,直到有天因為我即將有一場研討會演說,艾德也會出席,所以想知道此事後續處理狀況。
沒想到吉姆卻突然生氣衝我發火。「我沒寫信。彼得,我破產了。我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難道你不明白嗎?」
我對他的反應感到吃驚,也感覺很受傷,只好先走開,但腦子裡不斷想著:他為什麼對我發火?我始終相信只要把事情說清楚,任何問題都可解。
理智上,我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事業遭受重創確實令人感情變得非常脆弱、緊繃,也極端難受。從這點來看,問起那封信似乎小題大作,又不合時宜。
加上他對自己沒有遵守承諾感到羞愧,於是遷怒於我。這些我都明白。但在情感上,我卻覺得他像是背叛了我過去一年為他所做的一切。我對接下來該怎麼看待我們兩人的關係,感到很困惑。
我可以再找他談談,但我非常確定只會覺得更受傷。我也可以找別人談他的事,了解別人的看法,順便發發牢騷,但我不想做那種人。
當然我可以徹底放棄他,但我們在同一個領域做事,不可能避開彼此。我不想每次和他在同一個房間時,就冒出那股負面腎上腺素。再說,難道對每個言行傷害我的人,我都要絕交?我是個敏感的人,最後可能只剩下孤零零一個人。
最後,或許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真的很喜歡吉姆這個朋友。他詼諧風趣,平常也算熱心。我不希望我們兩人的友誼就此結束。我打電話給我認為最有智慧的人生顧問,就是我的母親。
母親身邊總是圍繞著愛她的人。不久前,她跟我說,有個朋友背著她買下一個原本賣家答應給她的珍貴物品。賣家仍然對我母親保持熱忱,而我母親也維持與賣家和那個朋友的關係。她怎麼有辦法克服?
「我知道對他該有什麼樣的期待,」她說。
「妳跟他談過嗎?」我問她。
「沒有,」她說,「為什麼要談呢?又不會有什麼差別。我不會改變他,談論那件事也不會改變狀況。」
「但妳怎麼還能若無其事的跟他往來呢?妳不生氣嗎?」
「我懶得每次看到人家做了我不喜歡的事就生氣,說了我不喜歡的話就發火。我可不想跟所有人疏遠。我喜歡他的其他特質,但我知道對他該有什麼樣的期待。」
吉姆的反應不是針對我,更多是對他自己;而我正處於夾縫之中,不知該再也不跟他說話,還是企圖跟他說話以解決事情。但其實還有一個選擇,叫做包容他人原來的樣子。
人不完美,包括我自己,所以不放棄吉姆才如此重要。如果我放棄他,等於放棄自己。接受吉姆的局限,也讓我可以接受自己的有限。這還包括接受一個事實,就是有些情況是無法利用多溝通來解決的。
抗拒對傷害你或令你失望的人棄之不顧的衝動,通常他們並不是背叛你,只是為了自己的問題在苦苦掙扎,才呈現不完美的自我。
摘自《關鍵4秒》
數位編輯整理:張奕芬,陳子揚
Photo:Thomas Quine,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