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人生要活對取捨,即使對方咄咄逼人,也要立場堅定。對不想做的要求說不,但同時對人際關係說好。
艾琳是一家大型諮詢顧問公司的高階主管,工作量沉重。她發現自己沒有那麼快樂。事實上,她已筋疲力盡。
艾琳無法對人說不,所以她常把非常寶貴有限的時間與精力,花在處理別人的事務上,卻把自己的優先事項丟在一旁。我自己也有過相同遭遇,因此試驗出一些做法來讓自己可以勇於對人說不。
以下九種做法是我分享給艾琳的,幫助她有技巧的拒絕,以便為自己的生活創造出更多空間,去做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
首先,知道何時說不。找出對你重要的事,並承認哪些是不重要的。如果不知道時間該花在哪裡,就不會知道不該把時間花在什麼地方了。在有自信的說不之前,必須清楚自己想要拒絕的是什麼。
其次,心存感激。別人對你提出請求,不是欺負你,他們請你幫忙,是因為信任你,相信你有能力施以援手。所以要感謝他們想到你,或是向你提出要求/邀請。但心存感激,不代表你一定要說好。
第三,對要求而非對人說不。你並非拒絕這個人,只是婉拒他的邀約,這點要說清楚。讓對方知道你尊重他的哪些方面,也許是欣賞他做的工作,或是肯定他的熱情或慷慨大方,也許你樂於跟他一起共進午餐聊聊,但無法接受他的請求。就算你真的不喜歡這個提出要求的人,只要態度禮貌謙遜,就能表達出你並非拒絕他這個人。
第四,說明你的理由。是否要詳述你的理由,可視情況而定,但有沒有理由又是另一回事了。你也許是太忙,也許你認為他們要求的事情不是你擅長的,無論如何,要給個理由,並對拒絕的理由誠實以告。
第五,即使對方咄咄逼人,也要立場堅定。有些人就是不會輕易放棄,那是他們的權力,但只要不違反上述規則,你也大可跟他們一樣咄咄逼人。他們會因此而尊重你。如果你想讓情況不那麼緊張,可以輕描淡寫的說:我知道你不會輕易放棄,但我也不會。
第六,多練習。選一些輕鬆、低風險的情況練習說不,例如服務生建議甜點時,或街上有人向你推銷東西時。
第七,先發制人。生活中總有某些人老是對我們反覆提出要求,有時甚至是煩人的要求。對付這種人,最好在他們提出要求之前先說不,讓對方知道你正專心處理生活中的一些事,要盡可能減少對其他領域的責任。如果提出要求的是老闆,可事先就你應該花時間的領域跟他達成共識,等他再提出要求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你們先前的談話內容做為有力的論據。
第八,要有失去另一個機會的準備。有些人在說不時難以啟齒,因為我們討厭錯過機會。但其實那是你做任何選擇時必須付出的機會成本,這是一種取捨。提醒自己,在拒絕要求的同時,就是點頭應允另一件你認為更重要的事。兩者都是機會,你只是做出取捨。
第九,鍛鍊被討厭的勇氣。如果你是習慣說好的人,說不肯定需要勇氣,特別是提出要求的人如果不輕易放棄,你可能覺得自己像個壞人,讓人失望或辜負他人期望,也許你會想像他人用負面眼光看你或談論你。這些是你找回自己人生的代價,值得你鼓起勇氣去忍受。
艾琳嘗試這些做法後,她的工作開始變少,也有更多時間陪孩子成長。她的工作表現仍然優異,也同樣受老闆與同事重視。
他們尊重她的界線,不會因此埋怨她。以前她以為自己是可以萬事包辦的人,她也從中得到相當大的滿足感,但現在她不再來者不拒,那種被所有人需要與重視的感覺,也就跟著變淡了。
對許多人來說,我們遇到人家開口懇求,本能反應就是說好。但在這個無所不用其極奪走我們一切的世界,優雅說不是保持生產力和頭腦清楚的方法。
維繫和別人的關係是對要求說不,但同時又對人際關係說好。
摘自《關鍵4秒》
數位編輯整理:張奕芬,邱千瑜
Photo:JD Hancock,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