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人生要活對取捨,即使對方咄咄逼人,也要立場堅定。對不想做的要求說不,但同時對人際關係說好。

艾琳是一家大型諮詢顧問公司的高階主管,工作量沉重。她發現自己沒有那麼快樂。事實上,她已筋疲力盡。
艾琳無法對人說不,所以她常把非常寶貴有限的時間與精力,花在處理別人的事務上,卻把自己的優先事項丟在一旁。我自己也有過相同遭遇,因此試驗出一些做法來讓自己可以勇於對人說不。
以下九種做法是我分享給艾琳的,幫助她有技巧的拒絕,以便為自己的生活創造出更多空間,去做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
首先,知道何時說不。找出對你重要的事,並承認哪些是不重要的。如果不知道時間該花在哪裡,就不會知道不該把時間花在什麼地方了。在有自信的說不之前,必須清楚自己想要拒絕的是什麼。
其次,心存感激。別人對你提出請求,不是欺負你,他們請你幫忙,是因為信任你,相信你有能力施以援手。所以要感謝他們想到你,或是向你提出要求/邀請。但心存感激,不代表你一定要說好。
第三,對要求而非對人說不。你並非拒絕這個人,只是婉拒他的邀約,這點要說清楚。讓對方知道你尊重他的哪些方面,也許是欣賞他做的工作,或是肯定他的熱情或慷慨大方,也許你樂於跟他一起共進午餐聊聊,但無法接受他的請求。就算你真的不喜歡這個提出要求的人,只要態度禮貌謙遜,就能表達出你並非拒絕他這個人。
第四,說明你的理由。是否要詳述你的理由,可視情況而定,但有沒有理由又是另一回事了。你也許是太忙,也許你認為他們要求的事情不是你擅長的,無論如何,要給個理由,並對拒絕的理由誠實以告。
第五,即使對方咄咄逼人,也要立場堅定。有些人就是不會輕易放棄,那是他們的權力,但只要不違反上述規則,你也大可跟他們一樣咄咄逼人。他們會因此而尊重你。如果你想讓情況不那麼緊張,可以輕描淡寫的說:我知道你不會輕易放棄,但我也不會。
第六,多練習。選一些輕鬆、低風險的情況練習說不,例如服務生建議甜點時,或街上有人向你推銷東西時。
第七,先發制人。生活中總有某些人老是對我們反覆提出要求,有時甚至是煩人的要求。對付這種人,最好在他們提出要求之前先說不,讓對方知道你正專心處理生活中的一些事,要盡可能減少對其他領域的責任。如果提出要求的是老闆,可事先就你應該花時間的領域跟他達成共識,等他再提出要求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你們先前的談話內容做為有力的論據。
第八,要有失去另一個機會的準備。有些人在說不時難以啟齒,因為我們討厭錯過機會。但其實那是你做任何選擇時必須付出的機會成本,這是一種取捨。提醒自己,在拒絕要求的同時,就是點頭應允另一件你認為更重要的事。兩者都是機會,你只是做出取捨。
第九,鍛鍊被討厭的勇氣。如果你是習慣說好的人,說不肯定需要勇氣,特別是提出要求的人如果不輕易放棄,你可能覺得自己像個壞人,讓人失望或辜負他人期望,也許你會想像他人用負面眼光看你或談論你。這些是你找回自己人生的代價,值得你鼓起勇氣去忍受。
艾琳嘗試這些做法後,她的工作開始變少,也有更多時間陪孩子成長。她的工作表現仍然優異,也同樣受老闆與同事重視。
他們尊重她的界線,不會因此埋怨她。以前她以為自己是可以萬事包辦的人,她也從中得到相當大的滿足感,但現在她不再來者不拒,那種被所有人需要與重視的感覺,也就跟著變淡了。
對許多人來說,我們遇到人家開口懇求,本能反應就是說好。但在這個無所不用其極奪走我們一切的世界,優雅說不是保持生產力和頭腦清楚的方法。
維繫和別人的關係是對要求說不,但同時又對人際關係說好。
摘自《關鍵4秒》
數位編輯整理:張奕芬,邱千瑜
Photo:JD Hancock,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