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在領略中國經典《金瓶梅》後,張曼娟引領讀者踏進她對愛的思索和感受。透過文字,終究將愛落實於生活,讓愛發揮撫慰的力量。
編按:在領略中國經典《金瓶梅》後,張曼娟引領讀者踏進她對愛的思索和感受。透過語言與文字,終究將愛落實於生活,讓愛發揮救贖與撫慰的力量。
我一直不明白為何稱《金瓶梅》為色情小說,初讀時只覺得恐怖,它完全無法勾引人們的情慾,描寫的皆是可怕的性愛場面,彷彿原始禽獸的纏鬥,毫無我們期待的羅曼蒂克,只是做了再做,感受不出其中有愛。在燕好的同時,女方往往會對西門慶說,我看某某人有件好漂亮的裙子,你說什麼時候給我買一件?這尤其讓人不可思議。
年紀稍長後,再讀《金瓶梅》,我忽然有些領悟,曾經有評論家說《金瓶梅》是一本哀書,我到年過半百之後,方才明白個中道理。
西門慶的獸性極強,當他一步步拾回人性,捨棄一切酒色財氣的慾望,逐漸明白愛的真諦,幾乎有望成為一個因愛而活著的人,卻失落了愛,又被重重打回一個更無退路的處境,只能層層崩壞沉淪到底。
《金瓶梅》值得玩味之處,便是書中人經常都是不自知的,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爭奪、為什麼痛苦、為什麼會死去,活得渾渾噩噩。其實這也雷同於現實人生,我們常為許多情緒所困,卻不知道自己走在何種道路上。
《金瓶梅》中至為關鍵的女性角色並非潘金蓮,而是金、瓶、梅當中的「瓶」─李瓶兒。李瓶兒本是富商人家的少奶奶,丈夫的叔叔還是當時宮中得權的太監,她生活富裕、衣食無虞,內心卻十分空虛。她與丈夫花子虛無情愛共鳴,當她邂逅西門慶之後,最先獲得的滿足儘管是性愛上的,但她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對方。
幾經波折,李瓶兒終於進了西門慶的家門,不過要在其中生活實屬不易,畢竟遇上了最難擺平的潘金蓮。
李瓶兒為西門家產下一子,這是西門慶的第一個兒子,且孩子一落地,他便升官,因此西門慶興高采烈的為兒子取名官哥。西門慶喜獲麟兒,更加疼愛李瓶兒,這當然引得潘金蓮十分不快,眾人搶著去看小孩出生時,潘金蓮便倚在門邊嗑瓜子,邊說些諷刺的話語。
潘金蓮甚至養隻白貓,將貓愛吃的肉食塞進與官哥大小相仿的草人裡,放任貓去撲擊草人取食,為了討吉利,古代富家常為幼兒穿著紅衣,草人也穿著紅衣,幾次下來,這貓後來果真撲向官哥,雖不致害命,卻使官哥異常懼怕,過了不久便活活被嚇死。
李瓶兒自此病情益重,出血不止,整個人消瘦而憔悴。最後照顧者已處理不及,只能在她的臥床上鋪設厚厚的稻草以吸收汙血。
西門慶儘管四處尋花問柳,閱人無數,家中尚有慾壑難填的潘金蓮,但他每日返家後,必要走進李瓶兒的房間,陪在榻邊握著她的手談話。即便李瓶兒驅趕他,他卻只想在此與她相伴,兩人相擁而眠。
這絲毫無關情慾,分明是愛啊!但西門慶始終不明白。
【書籍資訊】
摘自《在人文路上遇見生命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