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人生很複雜,有時甚至是苦澀的,常常充滿困惑與變數。創業時,我們會擬定營運計畫書;想要活出精采的人生,難道不該花同樣心力來好好規劃嗎?說是營運計畫書,確實不為過,因為經營人生就是一門事業。

Photo by Nick Morrison on Unsplash
編按:霍華是德高望重的商學院教授,各位可能因而以為這是一本商管書。但本書不只如此,重點擺在你我的人生,也就是把人生當成事業來經營。我將霍華的經驗與智慧濃縮成追求工作幸福感的實用法則,把這些法則融會貫通,加以實踐,這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可稱為「人生志業的營運規劃」。
我不用「成功」來形容人生目標,刻意選擇「幸福感」(satisfaction)這個詞。一般而言,大家常自動用財富、教育或地位來衡量成功,而且有許多成功標準都需要跟他人比較,但幸福感不同,它涵蓋的範圍超越了財富與地位。幸福的衡量標準雖然可能不脫薪資、頭銜與教育水準,但標準卻是自在人心。幸不幸福,由我們自己定義。
運用框架釐清目標
不過,書中無法提供按部就班就能做到的藍圖。因為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一樣,同一張藍圖自然無法套用在每個人身上。幸福是什麼,很多人甚至自己都不清楚,更別說要照表實踐了。
「大多數人在尋求滿意的事業時,碰到的第一個障礙便是,直覺認定別人能、我也能,」霍華在我們剛認識時曾聊到。
「正因為期待與現實出現落差,才會有錯誤的起步、工作不如意、面臨職涯危機等問題,進而波及個人生活,」霍華解釋。
因此,這本書不給特定的道路,而是提供明確的框架,教導各位用不同角度看待職涯,比制定周詳的行動計畫更重要。
打造夢想工作與生活
這個框架建立在霍華的經驗上,他四十年來研究、教育、輔導過許多企業領導人,組織類型包羅萬象,從新創公司到大集團、從學校到非營利機構都有。
霍華曾說:「我喜歡教創業,因為可以看到大家對公司、產品、新方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概念跟計畫。每個概念雖然不一樣,久了還是看得出固定模式。好計畫都有某些共通點,因為企業創辦人的好想法都建立在好框架上。」
正如幾十年來他評估企業所觀察到的成功框架,本書提出的架構也適用於各行各業的人,做為經營職場、追逐夢想與實踐目標的大方針。霍華的觀點將幫助你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定義,也可當作打造夢想中工作與生活的「思考工具」。
成功需要審慎規劃
不管職涯發展到哪個階段,都應該持續經營人生志業。
你可能是大學生,正考慮要去哪家公司實習,才有助於以後要走的路;你可能是二十幾歲的上班族,剛有晉升機會,想花個幾天思考新職務究竟合不合適;你可能是三十五歲的會計經理,正在考慮要讀MBA還是去上鋼琴課;你可能已經工作到五十五歲,突然有機會提早退休,開創事業的第二春。不管年紀大小,人生走到哪個階段,都適合看這本書。
誰最能因本書受益?那些刻苦耐勞、希望在職場化被動為主動的聰明人;想以創業精神來經營人生,打造理想生活與工作的人;希望日後回顧一生,也跟霍華一樣沒有缺憾的人,這本書值得你參考。
書中所提的問題都不容易回答,不適合想讀一晚就學到事業成功術的人。若能讀完一章先停下來思考裡頭的概念和問題,會有更大的收穫。
人生很複雜,有時甚至是苦澀的,常常充滿困惑與變數。創業時,我們會擬定營運計畫書;想要活出精采的人生,難道不該花同樣心力來好好規劃嗎?說是營運計畫書,確實不為過,因為經營人生就是一門事業。
【書籍資訊】
摘自《查爾斯河畔的沉思》
![]()
數位編輯整理:王碧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