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幽默人氣部落客珍妮.勞森,真誠分享與憂鬱症和多重心理疾病奮戰、共存的心路歷程。
當癌症患者與病魔搏鬥、好轉到痊癒之後,我們稱他們為抗癌鬥士,他們當之無愧。當憂鬱症患者與疾病搏鬥、好轉到痊癒之後,卻沒有多少人知道,因為太多人在黑暗中受苦……而羞於承認。
地表是正常人呼吸生活的地方,但我們不是。
有時我們和其他人一起走在陽光之下,
有時我們住在水面下、戰鬥、成長。
而有時……我們盡情飛翔。
獻給在黑暗小徑行走的人,
以及在陽光底下卻不忘伸手到黑暗裡,
與我們並肩而行的人。
★《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作者最新力作
跨界王/黃子佼
每天來點負能量/鍵人
瘋狂快樂推薦
珍妮.勞森大半輩子都在和多種心理疾病奮戰,她一看到醫師白袍就立即暈倒、嚴重失眠、常焦慮得躲在辦公桌下或起不了床、幻想一籠子雪貂蓋在身上。有時她覺得,她丈夫的生活裡若沒有她,會比較容易。他想了一會然後說:「可能會容易一些,但是不會比較好。」
持續的心理、藥物治療之外,她發起一項「瘋狂的快樂著」運動,要把生活從憂鬱怪獸手裡奪回。她以無比幽默的筆調,誠實分享那些介於「瘋狂」與「正常」之間的脫軌事件。她的作品引起熱烈迴響,好多人謹慎的輕聲告訴她:「我也一樣。我以為只有自己才會這樣。」勇敢擁抱所有讓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特質,不管好的壞的,然後巧妙的將悲劇轉化為生活中的喜樂。正如珍妮老媽所說:「『不正常』或許不是一件壞事。」有時候,不正常才是王道。
光明的時刻一次只維持幾天,但為了這幾天,勇敢支撐住吧。
這幾天抵得過所有黑暗。
未卜先知的好評
落落長的悲哀免責聲明
作者前言
高興死了,悲傷瘋了
我發現一個同類披著正常的外套
我的手機比我更好相處
我有睡眠障礙,不是它可能殺死我就是我殺死別人
一隻腳有多少碳水化合物?
假裝你很擅長這件事
喬治.華盛頓的人造陰莖
我沒有精神病,只是需要排到你們前面
當我無所事事的快樂著,何必做更多事?
我跟心理醫師說的話vs.話中話
瞧瞧這隻長頸鹿
恐懼
護膚和微除紋
你的褲子對著我炫耀
漂亮的鱸魚
很難弄清楚我們當中哪個有精神病
我把我的心留在舊金山
世界末日即將來臨,雪景球準備好
附錄:訪談作者──我想讓你知道:死很容易。喜劇很難。重度憂鬱症不是該死的野餐。
我的器官一個接一個變成殭屍
貓是完全不需負責任的自私呵欠鬼
無尾熊充滿衣原體
巫毒陰道
這世界需要減肥,一點也不假
像個反過來的狐狸一樣發瘋
一篇討論荷蘭芹、山葵、奶油乳酪和湯的文章
有有人郵寄三隻死貓給我
我在尷尬沉默中會脫口而出的話
我的骨骼蓋棒
這叫做貓偽裝
我們比伽利略好,因為他已經死了
老爸教我的事
我會死掉,早晚而已
這就是我寧願自己剪頭髮的原因
全看你想怎麼看(妮薾達書)
至少你遮住了乳頭
被天鵝啄死,沒有你想的那麼浪漫
大哉問
貓咪專用膜
那嬰兒美味極了
這些餅乾根本不懂我的工作
也許會容易一點,但不會比較好
終曲:水溝底下深處
誌謝辭
親愛的讀者:
你此刻把書拿在手裡,納悶這本書到底值不值得閱讀。大概是不值得啦,不過書裡夾了一張千元大鈔,因此應該在店員發現之前趕緊買下來。
不用客氣。
《瘋狂的快樂著》是這本書的名字。這書名也碰巧拯救了我的生活。
我外婆以前老是說:「每個人的生活裡總會下一點雨,雨就跟渾蛋和各種狗屁倒灶的鳥事一樣。」我在這裡採意譯的方式詮釋,不過她說的一點都沒錯。每個人都有悲傷、瘋狂或是曲折的故事,但是如何因應隨之而來的恐懼,也就讓結果大不相同。
幾年前,我落入憂鬱的大黑洞裡,那完美的沮喪讓我無從逃避,我也是在這次事件裡,首次學到上面的道理。憂鬱症不是什麼新鮮名詞。自小,我就跟好幾種形式的心理疾病奮戰著,但重度憂鬱障礙幾乎就像定期出現的訪客,而焦慮症則像長期虐待我的男朋友。有時候,憂鬱症輕微到讓我錯以為自己患了感冒或是接吻病,但這只能算是極端少數的例子。我並不特別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只是希望憂鬱症不要這麼卑劣。我提醒自己,憂鬱症會說謊,它本性如此。我告訴自己,事情會改善。我跟其他人一樣做著所有平常的事情,有時候這對我有幫助,不過我還是會覺得無助,然後突然發現自己非常生氣。氣生活隨意丟曲球朝我砸來,氣悲劇隨時降臨的不公平,氣自己沒有其他情緒可以發洩。
因此我把怒氣帶到部落格裡,貼出一篇文章,從此改變自己看待生活的方式:
二○一○年十月:
放眼看去,過去六個月還真只有「他媽的終極悲劇」可以形容。今天我老公維克多拿了封信給我,通知我們一個朋友突然過世了。你可能以為這封信會把我推進不可逆轉的漩渦,與安眠藥和蕾吉娜.史派克特的歌為伴,不過我沒這麼做。我真他媽的受夠了我的悲哀,不知道宇宙這陣子發什麼狗屁瘋,但我就是受夠了。我要瘋狂的快樂著,就這麼簡單!
聽見了沒?告訴你,我現在在大笑哪。我笑得超用力,你都可以他媽的聽見了。我要用不理性的快樂摧毀該死的宇宙,還要拍一大堆像是被浣熊收養的傻氣貓咪和小狗崽、新生駱馬沾到亮粉、性感吸血鬼的鮮血照片,成果一定酷呆了!事實上,我已經開始進行一項計畫:「瘋狂的快樂著」運動。結果一定很酷,因為我們大夥全都會快樂到爆;再來會把所有討厭你的人給嚇到剉屎,因為那些渾蛋肯定不希望看到你有絲毫的快樂,更別說還高興到爆,這會讓他們的世界稍微轉個彎,搞不好還真嚇到剉屎。這也會讓你更加快樂。合理又合法。接著這世界就站到我們這一邊了。我們:1分 渾蛋:8000000分 這分數看起來不甚令人滿意,但那是因為他們起步較早的緣故。不過,知道嗎?去它的咧。比賽現在可是重新來過。
我們:1分 渾蛋:0分
幾小時之後,#瘋狂的快樂著就在全世界的推特上廣為散布,大家用行動宣示,要把自己的生活從憂鬱怪獸手中奪回來。這才只是開始。
接下來數年時間,我硬逼自己去做很多看起來很荒謬的事情。不顧禁止跳入的告示,跳入噴泉裡。隨興開車上路去找尋幽浮。我追過龍捲風。我披著一件(自然死亡的)狼皮參加本市「暮光之城」首映會,對著憤怒的吸血鬼粉絲大喊「雅各萬歲」。我按鐘點計算租了一隻樹懶。我最新的箴言是「禮儀其實被高估,搞不好還會致癌。」簡單說,我有些不正常,發作速度不算快但也開始加速了。這可能會是發生在我身上最好的事情。
這不表示我不會感覺到沮喪或是焦慮或是心理不對勁。我仍然會躺在床上好幾星期,連起床的力氣都沒有。一旦焦慮強烈到我無法招架時,我仍會躲進我的辦公桌底下。差別在於我心底有一個儲藏室,裝滿了走空中繩索、在遭人遺忘的山洞裡浮潛、穿一襲紅色長禮服光腳丫跑過各個墓地的回憶。我提醒自己,一旦精神恢復到可以下床之後,我要讓自己高興到爆。不光拯救自己的生活,還要創造自己的生活。
憂鬱有些特質,讓你(或有時逼迫你)探索幾乎沒有哪個「正常人」能夠察覺到的情緒底層。想像有種疾病殺傷力大到你的心智要你自殺。想像自己患了一種沒人明白的惡性失調症。想像自己得了一種危險疾病,卻無法控制或阻止。想像所有人都過著平和的日子。想像約翰.藍儂的基金會沒有因為我借用了上一句話而告我。然後再想像一下,那同樣(也往往是致命)的疾病,屬於最易被人誤解的混亂,沒有多少人願意談論,同時又有太多人無法全身而退……
我時常在想,患上嚴重憂鬱症的人,已經演化到可以體會極端的情緒,所謂的「正常人」可能一輩子也想不明白,而這就是「瘋狂的快樂著」運動的精神。重點在於記住一切順心的時刻,並讓生活更加精采,因為這些時刻,造就了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當大腦就我們存在的議題宣戰時,我們也要帶著這些時刻上戰場戰鬥。「過日子」和「把日子過好」之間的不同就在這裡。「沖澡」和「教會你的猴子管家如何把你的頭髮洗乾淨」的不同也在這裡。「正常」和「瘋狂的快樂著」之間的不同也在這裡。
「瘋狂的快樂著」運動引發了「銀絲帶」的點子:剛開始只是一篇部落格貼文,卻得到了數千人迴響。不過我們當中沒有任何人真的做了銀絲帶,因為我們實在太過沮喪,根本無法付諸行動。原來的貼文是這樣寫的:
當癌症患者與病魔搏鬥、好轉到痊癒之後,我們讚美他們的勇氣,配戴絲帶來慶祝他們的勝利。我們稱他們為抗癌鬥士,因為他們當之無愧。
當憂鬱症患者與疾病搏鬥、好轉到痊癒之後,卻沒有多少人知道,這是因為有太多人在黑暗中受苦......而羞於承認。他們把這疾病視為個人的弱點......害怕別人會擔心,更害怕他們不會擔心。我們發現自己什麼事也不能做,只能縮在沙發上強迫自己呼吸。
當你走出憂鬱的箝制,心裡升起不可思議的安心感,但你卻同時感覺到沒人會慶祝這種事。相反的,勝利的感覺被焦慮取代,擔心同樣的狀況再度發生。同時看見自己的病是如何影響了家人、工作,因而感到慚愧和脆弱:當你在為活下來苦苦掙扎時,所有的事情停滯不前。我們找回了生命,但是更為消瘦、蒼白、虛弱......這就是所謂的倖存者。倖存者別想期待同事會拍拍你的背鼓勵,他們只會稱讚你的舉動。倖存者醒來卻發現要做的事情比以前多,因為朋友和家人幫助他們打了一場自己不明白的戰役,最後也弄到筋疲力盡。
我希望有一天,看見一海票人繫上銀絲帶,表示他們明白這場祕密戰役,當我們每天從躲藏處走出來,要看見傷痕痊癒了、要記起太陽的樣子,好慶祝勝利。
我希望有一天情況會更好,我也很確定自己一定會做到。我希望有一天在我居住的世界裡,大家會認為對抗心理疾病的戰役是值得感到驕傲和熱烈歡呼,而不是羞愧的行為。我也為你如此祈禱。
但是在那天到來之前,開頭總是緩慢的。
我已經一連三天沒有傷害自己了。我在黑暗中對自己唱著奇怪的戰歌好嚇走魔鬼。如有必要,我會變身為戰士。
我為這一點感到自豪。
我為每一個讀這本書的人慶祝,為你們打過自己的戰役、決心繼續贏下去而慶祝;我為你們慶祝,你們也許不明白這戰役,但仍然撿起自己深愛的人留下來的接力棒,直到他(她)可以再跑下去。我存活下來並提醒自己,每一次我們撐過去之後,我們就更為強壯。我們在戰場上學到新技巧。我們在糟糕的日子裡學到這些,但是我們能學以致用。我們並不是白白受苦。
我們贏了。
我們還好好活著。
一點也不錯。
我想讓這本書幫助正在對抗心理疾病的人,以及那些有朋友、親人深受影響的人。我要大家知道,如我外婆說的「有些不正常」其實是有優勢的。我要我女兒知道母親哪裡有問題,哪裡很健康。我想把希望傳出去。我想教這世界和諧的唱歌,而不需借助銷售任何可口可樂商品。
這本書比較像一本古怪散文、無厘頭對話,和頭昏腦脹思緒的集大成作品,由滿溢的盒裝葡萄酒和困惑編輯的沮喪眼淚集合起來。可憐的編輯沒有選擇,只能接受、相信我的說詞:如果需要一個不存在的字眼,標點符號只能參考而不能認真對待,那麼編造一些東西出來,就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事實。各位,這就叫做自創字。我希望你會覺得這本書古怪、好笑、誠實,還多了一些獨特的風味。
最棒的獨特風味。
就跟你我一樣。
摘自《瘋狂的快樂著》
我戲謔人生,因為人生也常開我玩笑。或許人生對我們算很好了,真要跟你開玩笑,你可笑不出來。有時我們面臨很多挑戰,會猜想這是不是某種玩笑?某種整人遊戲,會不會隔天起來一切就沒事了?但沒有,人生就會這樣把劇本演下去。如果笑得出來,那是本事,但這並不代表人生很幽默。
作者患有複雜的心理疾病,從她的文字裡感受到這真是非常麻煩。但她卻用極度戲謔的文字與態度來回應這個玩笑,我非常佩服。世界對於「心理」還太不了解,很多人覺得自己有病,事實上他們連病是什麼都不了解。套句作者的話:「畢竟,有些故事是不該說出來的。」天曉得,我們為了活下去,付出多大努力。「我想讓你知道:死很容易。喜劇很難。重度憂鬱症不是該死的野餐。」而這不過,是日常生活罷了。
──每天來點負能量 鍵人
珍妮逗得我誇張大笑,害我擔心自身安全!她突破我的防衛,讓我覺得自己其實還不錯!
──《紐約時報》暢銷書第一名《艾莉的誇張人生》作者艾莉.布洛許
這本書妙趣橫生。把書買下來,讀它、舔它、切成絲、做成巢,然後帶著微笑在故事當中入睡。
──《紐約時報》暢銷書《脫線死神的鬼差事》、《羔羊》(Lamb)和《弄臣》(Fool)作者克理斯多福.摩
你會大笑、蹙眉、不安的扭動、哭泣,然後再度笑出來。你可能也想買隻浣熊,但絕不會懷疑珍妮.勞森的聰穎,以及她誠實談論心理疾病、羞辱時展現的無懼。她正試圖改變一次只能租一隻樹懶的話題。
──《紐約時報》暢銷書第一名《脆弱的力量》作者布芮尼.布朗
這部落客小妞真能讓人捧腹大笑,偏偏你也知道不該笑得如此誇張。搞不好還得因此下地獄,不要讀算了。對,這樣比較聰明、安全。
──《紐約時報》暢銷書第一名作者尼爾.蓋曼
就算在我很搞笑的時候,都沒她這麼搞笑。
──《紐約時報》暢銷書第一名作者歐各思坦.柏洛斯
勞森隨手寫出種種失態、爆笑行為的本事,讓你渴望她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娛樂周刊》
她大肆張揚的凸槌風格與大膽喜劇技巧,會讓你把健怡可樂從鼻口裡噴出來。
──《PARADE》雜誌
網路部落客珍妮.勞森為獲獎的幽默作家,她以坦然的態度分享自己與憂鬱症和心理疾病奮戰的心路歷程而知名。她第一本著作《讓我們假裝這沒發生》(Let's Pretend This Never Happened)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作者的部落格:http://thebloggess.com/
服膺「童話是最快樂的語言,詩是最美的語言」,喜愛以現代語彙重新詮釋經典故事,保留細緻的文學況味。擔任童書編輯十年,同時也從事繪本創作。讀故事、寫故事之外,也朝翻譯之路前進,作品多以青少年文學小說為主,代表譯作有二十四本中英對照《大師密碼》系列。
2016/05/25
BBP384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789869310345
320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