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年來,
音樂總監胡乃元帶領團員,
如傳教士般下鄉、進校園、山顛水涯,
用音樂展現對台灣最深的情感。
在台灣社會政治動盪、經濟衰退的迷惘十年,
這一群傻瓜默默的做了一件讓全台灣感動的事情──
用音樂給台灣一個向上的力量。
這是音樂家的社會運動,
也是台灣文化史上一件值得記述的大事。
長年旅居紐約的胡乃元受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以及新舞臺辜懷群老師的支持、鼓勵之下,發起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巡演計畫。邀集海內外優秀的青年音樂家,用民主精神做音樂,把細致的室內樂帶進校園、老社區。
TC的足跡遍及台東、花連、屏東、彰化……,在梅樹下、在操場上,演奏給弱勢家庭的孩子,沒聽過古典樂的老人家。他們用行動來回答,音樂家能對社會做什麼貢獻。
精彩報導
2014/11/14(五) 中國時報
TC音樂節11載 畫下休止符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14000944-260115
2014/11/14(五) 中國時報
有序為證-找到初心的力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14000830-260115
台灣大學哲學碩士,擔任雜誌記者十餘年,曾獲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之「卓越專題特寫獎」、吳舜文新聞獎之「深度報導獎」、第三十七屆金鼎獎之「年度非文學類最佳圖書獎」。
現職為天下文化出版社主筆。
1961年出生於台灣台南,五歲開始學小提琴。1972年赴美深造,勇奪1985年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賽首獎,是現今國際樂壇上極出色的小提琴家。 2004年胡乃元集合海內外優秀台灣音樂家,成立Taiwan Connection ,並擔任音樂總監。十餘年來持續在偏鄉推廣古典音樂,期盼吸引更多民眾接觸藝術,無異是一種音樂家的社會運動。
推薦序 乃元,你今年給我們什麼新東西? 辜懷群
推薦序 找到初心的力量 嚴長壽
Chapter:1 TC音樂節正式啟動
藝術家故事 胡乃元(音樂總監) 故事的原點
Chapter:2 挑戰巴哈
藝術家故事 薛志璋(小提琴首席) 我們是為有靈魂的人演奏。
藝術家故事 李捷琦(中提琴客座首席) TC音樂節是一個「家」
Chapter:3 重新理解莫札特
藝術家故事 黃鴻偉(中提琴首席) 感謝上天!我可以在這裡拉琴
藝術家故事 陳世霖(大提琴首席) 離開家太久了
Chapter:4 海頓:在音樂中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解
藝術家故事 林佳霖(小提琴) 一起呼吸,一起做
藝術家故事 劉凱妮(單簧管首席) 在每一次機會,都要做到最好
Chapter:5 貝多芬與英雄淚
藝術家故事 王瑞(中提琴客座首席) 每個人都以首席的方式燃燒起來
藝術家故事 劉兆哲(長笛首席) 我們在舞台上像海浪一樣
Chapter:6 向偉大的藝術靈魂致敬
藝術家故事 高炳坤,Victor(大提琴首席) 音樂如風,我們創造了風
藝術家故事 卓涵涵(低音大提琴首席) 宛如空中燦爛的煙火
Chapter:7 TC十年
藝術家故事 謝宛臻(雙簧管首席) 藝術的力量
藝術家故事 鄧詩屏(小號首席) 從心底出來的音符才是藝術品
給TC的祝福:林佳妃(第二小提琴首席)、陳彥豪(法國號首席)
Chapter:8 古典音樂的未來
「乃元,這場音樂會,有這些從國外回來的優秀音樂家們,若只在國家音樂廳演出一場,未免太可惜了,要不要安排到花蓮跟台東,各演一場?」
多年來,嚴長壽常常和胡乃元提起台灣文化資源都集中在台北,他一直希望胡乃元可以把好的音樂帶到台灣各個角落。二○○三年底,台北愛樂電台邀請胡乃元回台舉辦音樂會,正巧胡乃元邀請了旅美年輕中提琴家李捷琦回台合作,他也因此意外見證了TC之前的發展。
因為前面的那一句話,劍及履及的嚴長壽,在一週內,敲定了花蓮、台東行程。國際間人稱Scott的李捷琦笑說:「我在台北出生,但十三歲就出國了,根本對台灣不熟。多虧這個安排,我才有機會走到這些地方,好好了解台灣。」
就在這一列開往花東的長長火車上 ,右邊是波瀾壯闊的太平洋,左邊是鬱鬱蒼蒼的高山,白浪逐岸,浪濤與火車引擎聲交疊鳴響。他們的話題始終圍繞在:「要不要成立一個固定的音樂節,每年讓海內外的音樂家能有機會重新回饋自己的故鄉。」
窗外流動著花東縱谷如詩風景,像是一個堅定的見證人。
一個音樂烏托邦
一般的音樂家,常常以受邀請的場域,肯定音樂家「事業」的好壞。少有音樂家想到,自己其實可以做的更多。胡乃元認為,要把音樂帶到全台灣,不可能僅憑自己一個人做到,必需要connect其他音樂家一起來做才能成事,音樂家也需要connect 聽眾才能做到美好的音樂會。而且,幾乎每年TC於年末演出,經常碰到選舉熱潮,在台灣這樣的政治背景下,有選舉就開始分裂,往往很難connect,這個名詞正好可以提醒大家再重新想想「可以一起在台灣做什麼?」
對這些音樂家來說,Taiwan Connection(TC)是在現實中幻想一個音樂烏托邦。而藉著年復一年的演出,這個烏托邦不再是幻想,是短暫實體的存在。更確切的說,TC是垂直與水平直線的交結。垂直線是藝術向上的追求,而水平線是企求接觸更多從未聽過古典音樂的偏鄉聽眾。
點燃音樂的火光
TC的另一位推手是新舞臺館長辜懷群。
新舞臺身居台北市第一座民營多功能表演藝術廳,兼負台北新人文地標重任,在館長辜懷群的遠見下,從一九九七年四月開幕,亟欲演出高水準的新節目,帶動一番新氣象。
二○○四年底,TC開幕, 當時海外俊傑如林允白(小提琴);李捷琦、陳則言(中提琴);劉孟捷、黃海倫、王佩瑤(鋼琴); 邵欣玲、葉儒沛(大提琴),還有作曲家陳士惠均回國參與,另外也特邀曾獲柴可夫斯基大賽金牌大提琴家納森尼爾‧羅森(Nathaniel Rosen)。但是,胡乃元認為,若只是邀請海外音樂家,而沒有更多本地音樂家參與,似乎只是年度「嘉年華」,而無法傳遞、根植多年在海外學習的音樂理念,因此廣邀國內音樂家共襄盛舉。
彷彿這麼多條件加在一起,就只在等一個時間點。
終於,二〇〇四年十二月二日,Taiwan Connection在新舞臺大廳舉行成立記者會。發起人嚴長壽、音樂總監胡乃元。記者會當天,辜懷群除了一口答應出借場地外,還將新舞臺一樓大廳裝飾成一座綠意盎然、花團錦簇的「音樂花園」,售票處前擺滿了盆栽美樹,圍著平台鋼琴,請來音樂家劉孟捷彈奏鋼琴。
當時新舞臺的公關經理黃麗宇也說:「我們從沒有為任何演出、音樂家破過這樣的例,這是一個獨特的盛事,也是辜老師送給胡老師的禮物,意思就是Welcome Home。」
除了提供「新舞臺」演出場地,辜懷群也介紹Taiwan Connection,將其名聲喊出去。
身為TC發起人的嚴長壽除了贊助亞都飯店供音樂家住宿之外,他同時引介了富邦銀行、台灣大哥大、華航、光寶科技等企業資源共襄盛舉。嚴長壽感性地說:「很多傑出的藝術家,在國外發展成功,變成國際人。家鄉,對他們而言,只是偶爾看爸媽的地方,但有些藝術家始終對孕育他的故鄉有種魂牽夢繫的關係,不是辦一場音樂會就走掉。」
自十二月十七日起,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就從新舞臺風風光光踏出實驗性的第一步,一連三天推出三套不同的室內樂節目。
第一天「作曲家的祕密花園」音樂會,曲目包括世界首演陳士惠以南管為素材的第五號弦樂四重奏及法朗克鋼琴五重奏等;第二天演出「舒曼與布拉姆斯」音樂會,演奏舒曼與布拉姆斯的室內樂作品。舒曼是布拉姆斯尊敬的音樂前輩,兩人亦師亦友的情誼。 第三天,十九日則舉行「從前從前,在奧匈帝國時代……」
第一年對胡乃元最大的挑戰是,二十一個國內外音樂家要如何安排曲目和排練時間,因為國內音樂家們得避開他們上班時間,卻也要搭配國外回來的音樂家行程,幾乎不可能。 因此,他只好讓國內外的音樂家,分開演出不同組合的曲目,國內音樂家先行排練,而比較晚回台的國外音樂家,則集中在台南家專(現已改制為台南科技大學)住宿,同時也辦講座跟學生互動。
這雖是因時置宜的做法,但卻不經意自然形成「國內」與「國外」兩組音樂家,交流得不夠。身為音樂總監,胡乃元認為在台灣做音樂節,必須確定這個音樂能跟台灣發生關係,除了要關心台灣事,更重要的是,胡乃元想要跟台灣的音樂家產生更多互動 。
這三場音樂,前兩場曲目較重,如法朗克F小調鋼琴五重奏、布拉姆斯G大調弦樂六重奏》,舒曼降E大調鋼琴四重奏。
最後一場,因為是星期天,節目設計上主打維也納式輕鬆小品。如克萊斯勒〈維也納小進行曲〉和他所改編的比才〈第二號阿萊城姑娘組曲:天主的羔羊〉間奏曲,舒伯特A大調鋼琴五重奏〈鱒魚〉主題曲與變奏曲,史特勞斯圓舞曲,德弗札克〈斯拉夫舞曲〉鋼琴四手聯彈、A大調鋼琴五重奏。
結果三場節目演出後,很意外發現聽眾最喜歡的竟是挑戰性比較高的曲子,如布拉姆斯六重奏或法朗克五重奏,連小孩子都這樣覺得。而原本認為是大家耳熟能詳,比較能討好的曲目,沒想到聽眾反應比較不熱烈。胡乃元說:「我們原本以為小品可以接近聽眾,但卻不然。」從現場反應以及音樂家表現,整體來看,都告訴他們,聽眾是可以接受挑戰的。
「好萊塢電影很有娛樂性,很討好大家,大家可以放鬆心情欣賞,看藝術電影卻需要我們深思電影創作者的心思。好的藝術,不管是電影、美術或小說,有一種transforming power。或許聽法朗克五重奏,有點類似讀一本長篇小說,聽眾經歷了作曲家的內心世界,他們的收穫會是『心靈洗滌』,而不是『被娛樂』的經驗。」
回頭再看,大家都會覺得好的室內樂是有震撼力的。那年演出的法朗克鋼琴五重奏,至今仍是李捷琦心目中最珍貴的演出經驗。
這件事給他們一個啟示,不是曲目聽來是否「平易近人」,而是,音樂家有沒有做到「淋漓盡致」,如果有,聽眾一定可以感受到的,而不必管那是怎樣的曲目。胡乃元的妻子黃千洵,曾在紐約文化中心工作,投入多年在表演藝術領域,她說:「如果常覺得聽眾不懂古典音樂,是不是可以換另一個角度想想,我們有沒有做好?做得夠不夠?當這樣反求諸己,會發現自己其實還有很多成長空間,這樣對藝術的整個看法,就謙卑下來了。」
似乎,TC開始就意圖往最難的路走。胡乃元自己嘲諷的說,在TC第一年,他生平第一次空著手上音樂廳的舞台,不是演奏,而是演講。嚴長壽建議他,演出前先跟聽眾介紹當天的曲目,幫聽眾打開一扇門,讓大家走進古典音樂。原因是到了二十一世紀,音樂家自己也有責任承擔音樂教育,不然,永恆的藝術會不會有一天也消失了?
摘自《弓在弦上:胡乃元與Taiwan Connection的故事》
「這本書是一群音樂家共同改變音樂史創作的歷程,也是所有參與的音樂家共同的記憶。」
──公益平台董事長與Taiwan Connection發起人 嚴長壽
「我們最高興看到從台灣長出來的音樂家,可以為人做這麼多事情,那種義無反顧的支持。乃元超過一個單純演奏家,就從這一刻開始。因為他「敢」,這不是比膽子,還要有一群人共同走了這麼多年,他們的音樂才可以走到這裡。這是一步步才換來的突破。」
──新舞臺創辦人 辜懷群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