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羅蘭的小說《飄雪的春天》,描寫她在日軍占領期間既苦悶又充滿冒險的生活,包括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羅蘭的散文清涼有勁,小說卻有一股濃得化不開的情感,「歲月沉沙」三部曲可視為她的自傳,寫盡她從天津生活、歷經戰禍、輾轉來台成家生子的曲折人生。
第一部《薊運河畔》,描述她生在天津的大戶人家開始走下坡,所幸父親進入現代化精鹽工廠工作,出現轉機,她有機會就讀員工子弟學校接受新式教育,河北女師畢業後,抗戰爆發,日本人占領中國,她在淪陷區當了8年的音樂老師。
第二部《蒼茫雲海》則從抗戰勝利說起,她陷入感情、學業、事業、家庭「四大皆空」階段,一個人隻身來台,因緣際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隨後結婚、生子,文中遍寫台灣風土人情以及現代化的過程,並反應移民適應的問題,呈現當年的時代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