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張忠謀的「吐槽」反映與施振榮在思維、作風與經營管理上的不同,但激盪出來的火花,提供了不同面向的反思。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多年來提倡「創造價值、利益平衡」的王道思維,昨(4)日遭到與會貴賓-晶圓教父張忠謀的當面「吐槽」,十足反映在美國成長的張忠謀,與台灣「原生」的施振榮在思維、作風與經營管理上的不同,但兩位大老激盪出來的火花,提供了不同面向的反思。
張忠謀認為,王道接近烏托邦式概念,不符人性,所謂利益平衡也很難做到,因為「蘋果的利益平衡,並不(一定)是鴻海的利益平衡」。張忠謀指出,王道思維所勾勒的,是幅和諧、保暖無憂、「大家都不爭了」的圖像,但這與人性是不相符的。因為,人性是競爭性的,都會想要比別人更好一點,就像「你總是希望比鄰居賺多一點,總是希望比同事升得快一點。」
對於利益平衡,張忠謀說這也是有「大問題」,因為一個人的利益平衡,不會是另一個人的利益平衡,以科技業為例,蘋果與鴻海各自的利益平衡就不一定相同,「微軟的利益平衡、英特爾的利益平衡,也不見得是施先生宏碁的利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