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唱過無數經典歌曲的江蕙,認為最能代表她的歌曲,就是具有布袋戲感的〈斷腸詩〉。「我每次唱這首歌,真的都會想到我爸。」
江蕙︰「戲夢人生,我是運氣好。」
人稱「歌壇天后」的江蕙對自己的成就很謙虛。雖然江蕙很客氣地說:「這是幸運。」但她連獲四屆金曲獎後不再報名,以及連破各項演唱會紀錄的好成績,堪稱無人能敵。
這樣的成績,不只是幸運。江蕙向來要求完美、律己甚嚴。凡錄影提早兩個小時到攝影棚,以預留足夠的時間準備,「工作時沒辦法吃飯。」誰料得到,天后地位如她,為求盡善盡美,再晚仍得空腹迎接下份工作。
唱歌不是江蕙的夢想,但命運推她走上這一途。
八歲時,因父親替朋友作保,朋友還不出錢,全家連夜偷搬到台北,暫居北投叔叔家。北投以那卡西聞名,叔叔遂建議江蕙父親:「既然你們家老二那麼會唱歌,也可以帶她去唱啊。」江蕙因而開始走唱。
江蕙成長的一九六○年代,電視還不普及,她常到隔壁偷看電視。當時最流行的是黃俊雄的布袋戲,因此,特別喜歡布袋戲音樂。
如今,唱過無數經典歌曲的江蕙,認為最能代表她的歌曲,就是具有布袋戲感的〈斷腸詩〉。「我每次唱這首歌,真的都會想到我爸」,江蕙的爸爸是布袋戲偶雕刻師,她因父親而走唱,但走唱時,也有父親相伴,「以前都是爸爸幫我化妝的。」
提起過往,她感嘆自己當年勇氣不知何來。在全家搬到三重後,她和妹妹江淑娜必須從北投往返通勤。當時會在半夜兩三點在台北大橋轉車。那時橋下有許多摩托「計程車」,她們姐妹倆有時坐摩托車回家,有時是步行過橋回家,三更半夜、兩個查某囝仔,「也不是很醜」,她直說那真的很危險,「一萬次遇到一次,妳就完了。」
除了北投那卡西,江蕙也在三重的茶室唱歌,如此操勞,加上沒有拜師,不知如何使用丹田,因為「每天唱兩首歌就沙聲了」,她當時幾乎每天唱到失聲,無法休息也不知保養,曾經倒嗓過將近半年多,「現在還能唱歌,都是老天爺幫我啦!」她很感恩。
從夜市賣唱熬出頭
一九八三年,江蕙發行第一張專輯《你要忍耐》,當時歌紅人不紅,經常有人會問,「這誰唱的?」只因為當時僅僅三個電視台,還規定一個節目只能唱一首台語歌。
台語歌受到政策性的打壓,讓台語歌手上不了電視,只好靠台語電台。
講到這裡,江蕙感慨地說,「我真的覺得現在歌壇小朋友很幸福,他們有經紀人、有公司,保護得很好,以前我們都自己來,而且要喬好,喬不好還有事」。
電視上不了,電台無法露面,台語歌手只有在夜市才能現聲又露臉,「以前要賣卡帶,就是一定要去跑夜市,現唱現賣,生意還不錯。」江蕙也是從夜市起跑,接近歌迷和市場。
一直等到發行第三張專輯《惜別的海岸》,江蕙終於嘗到歌紅人也紅的滋味。江蕙說,她不覺得這有什麼委屈,反正老天爺既然幫她安排了唱歌這條路,她就是慢慢熬,慢慢堅持下去,「能不能紅,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江蕙並沒有因為今天的成功而有所鬆懈。演唱會前,她總因壓力過大,夢見台下都沒人,而跑去問製作人要進還是要退?她說,這一行很多努力的人,很多更認真的人,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有機會。對於自己的成功,江蕙還是說,「我是運氣好。」
(執筆:黃奕瀠、蔡百蕙)
摘自《人生雙重奏》
Photo:https://goo.gl/VMW5K0,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