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這本書就值得當成一本社會科學讀本;僅僅是淇華老師穿插其間關於自己的、抑或是朋友的、學生的生命故事,這本書的每一篇都是一則啟人深思的生命教育!
圖片來源:pixabay 文/彭菊仙
這文青四起的時代,我讀過的好文采一個逼過一個,但蔡淇華老師的好文采順勢而發,沒有炫技。這資訊四竄的爆炸網路,博學多聞者如天上明星輪番閃耀,但淇華老師的博學,恰如其分,不刻意操作賣弄。
我其實有些畏懼過於急切傳達人生哲理的過來人,他們時不時可能就忘記收攏高高在上的姿態,往往我一低頭便自慚形穢。
但誨人無數的淇華老師書寫的視角讓我毫無壓力,因為他本身的故事以及他說故事的動人筆觸,能讓我勇敢正視自己的軟弱與不足。
我有時會刻意躲避走過風霜、跨過溝壑者之殷切叨絮,因為一不留意,他們人生裡起起伏伏的堅硬稜角可能會戳破我脆弱的自尊。
但我能情不自禁又急切地一頁頁翻看淇華老師的「青春正能量」,因為天天與自尊脆弱之青少年交手且又懂行銷的淇華老師,似乎非常懂得照顧受眾的感受。
這本《青春正效應》一如淇華老師所有的作品,點化人不靠指責,也絲毫無長篇大論苦口婆心之壓迫感,更不靠對立分野以凸顯創新價值之尊貴。
唯有仁厚,又唯有真正透澈之人,方能如此將道理與價值圓潤含苞於敘事中。
接觸到淇華老師的作品也是這幾年的事,這不是相見恨晚,而是淇華老師本身就是這麼晚才現身於世人。
他沉寂了二十多年,沒有發光、沒有火熱、沒有半點作品,誠如他自己所說,他過了二十年起伏跌宕的類魯蛇生涯,
想想這麼好的一枝筆,停頓了二十多年,多麼可惜?讀完此書,我真心想告訴淇華老師,你的二十年沉寂不是沉寂,正如同你自己所說,是推桿,是醞釀,是蓄積!
淇華老師三十年來與愛妻從未有過半次爭吵,但是書裡他坦承自己曾經是「杏仁核」超大顆、超會發作的火爆浪子,我想,不只是美麗的愛妻馴服了他,而是不斷充實閱讀修練精進的扎實自省歷程,徹底改造了他。
如他所述,兩點之間距離愈遠,張力將愈大,過去的他和現在的他反差如此劇烈,那麼,二十多年後才提筆書寫怎可能不精采?
這本書我真心覺得沒有半字廢言,沒有一篇可以不存在!是字字扎實,句句用心,篇篇精煉。在用心布局的文字裡,我看到老天爺獨厚淇華老師的人生棋局,這棋局不好下,很磨人、很燒腦!
但淇華老師也絲毫沒有虛擲這份人生厚禮,他煎熬、他精煉、他捏揉,他錘鍊,化作一篇篇自謙為「微」哲學的人生大厚重之正能量。
儘管我似乎已經把淇華老師捧上了天,但這本書還是有其缺點的,請聽我說:這本書的書名,其實我「並 不 滿 意!」怎麼說?
一個更年期的媽媽捧在手心上,斗大的「青春」二字說明了這位媽媽又在過度為孩子而操煩、而汲汲營營、而閱讀教養書,我很不服,說實在,我真心覺得我是為我「自己」而讀這本書,我真心覺得一翻便無法釋手。
我在淇華老師的悔恨中也同感對自我前半輩子的悔恨;我在其引經據典的強力應證中更回應到自己中年之後的生涯脈絡。所以,先大笑三聲吧,哈哈哈!對我而言,這本書應該正名「更年期正效應」
而如果你是青年、壯年,當然你完全不需要受限於書名,這本書絕對是專屬於你的「青年正效應」、「壯年正效應」;如果是少年、是兒童,當然,對你而言,就是「少年正效應」、「兒童正效應」。
一言以蔽之,各位讀者,我只有這一點不滿,書名就是「人生正效應」,Why not?真心不需要理會書封斗大鮮紅的「青春」二字,更別在乎它的副標「新世代」!不不不,舊世代如我者才更該閱讀!
好了,我知道我臉書的朋友多半是家長、師長,如果翻閱這本書,千萬、千萬、千萬不要把它當成「親子教養書」來閱讀。
因為僅僅是文采,就值得當成一本文學作品;僅僅是淇華老師幫我們統整的各種社會學、心理學之包羅萬象的效應,這本書就值得當成一本社會科學讀本。
僅僅是淇華老師穿插其間關於自己的、抑或是朋友的、學生的生命故事,這本書的每一篇都是一則啟人深思的生命教育!因之,家長師長朋友們,為自己而讀這本書吧!
當然,我非常確信你在閱讀到不到五篇(可能三篇)的時候,已迫不及待想要塞給你家的青春兒女,因為你心裏必定一面喊著「說得太棒了!說得太棒了!」一面已把頭點到了胸口!
因為,每一篇都是你想要傳達卻找不到適合方式傳達的人生哲理,每一句並非以當頭棒喝的方式重重打下,而是用生命故事的真誠涓涓滴滴逐漸潤滿你的心靈!
說實在,我還是要在這本書的「書名」打轉,試問:我家兒子們看到這麼正向的書名會有什麼反應?
淇華老師,我真的必須很抱歉的說,若沒有光怪陸離、沒有長得亂七八糟的詭異書名,十幾歲的小子們真的可能會覺得:「天啊!又要來給我長輩圖、又要囉哩吧唆教訓我們了!」
但,人生的許多重要哲理(一點也不微),淇華老師精心布局認真動人的故事,真不該與小子們錯身而過!我真心覺得這本書該是所有中學生的必讀課外讀物,既然是必讀,就是要大力、全力、用力推廣的意思!
而我做為媽媽的,絕對會想盡辦法,讓小子們不要被這麼正派的書名「震撼」到。我絕對會用我的方式見縫插針,以化整為零的游擊戰方式以這本書來點點滴滴開啟他們的「青春正效應」。
(本文獲作者同意授權轉載)
【書籍資訊】
《青春正效應》
出版日期: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