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繼《與成功有約》之後,柯維提出第8個習慣——發現內在的聲音。締造生活中的熱情的關鍵是,尋找獨特的天賦才能,找到你在世界上專屬的角色和目的 ──決定想做什麼之前,重要的是了解自己。
圖片來源:pixabay
熱情來自心靈,表現在樂觀、振奮、情感聯繫和決心上。它是讓人不屈不撓的動力。熱情源自選擇,而不是環境。事實上,熱情讓人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問題的一部分。
亞里斯多德說過:「你的天賦才能與世界需求交會之處,就是使命所在。」我們可以這麼說:「哪裡有你的熱情,你的內在聲音就在那裡。」
兩者交會之處就是點燃生命、賦予動力的心聲。它是願景和自律的燃料,當其他一切都持否定態度的時候,它仍然驅使你前進。
有個人被問到一週工作多少小時,他回答:「多少小時?我不知道。你每週呼吸多少小時?」如果生活、工作、遊戲和關愛都圍繞著同一件事打轉,那麼,你就有了熱情!
締造生活中的熱情的關鍵是,尋找獨特的天賦才能,找到你在世界上專屬的角色和目的 ──決定想做什麼之前,重要的是了解自己。
一個人的天賦才能、使命或應該扮演的角色,通常是發現,而不是發明出來的。知名作家波斯特爵士(Sir Laurens Van der Post )寫道:
我們必須朝自己的內心觀察自己、觀察靈魂,觀察並傾聽,直到你找到那個你一直在夢想的東西。換句話說 ──回答那黑暗中的敲門聲,否則你無法從這個受禁錮的時刻昇華到卓越。
有一種很流行但錯誤的觀念認為,一個人所擁有的技巧就是他的天賦才能。其實技巧不是天賦才能,反之,天賦才能卻需要技巧。有些人的工作並不需要他的天賦才能,卻還是能練就相關技巧和知識。
如果組織分配給他們的工作只需要技巧,卻不需要天賦才能,就不會激發他們的熱情和心聲。他們會完成工作,但需要監督和不斷施予動力。
如果你能雇用熱情與工作崗位有交集的人,那你根本不需要實施任何監督。他們會管理自己,比任何其他人來管理都要好得多。他們的動力來自內心,而不是來自外部。他們的積極性是內在的,不是外在的。
只要想想,當你從事感興趣的工作時,你完全受到它的吸引,甚至不顧其他的事情,這時你還需要監督或管理嗎?當然不。讓別人來告訴你何時做或怎樣做,簡直是一種侮辱。
如果你能讓自己投入某項工作,把需求、天賦才能和熱情連結在一起,那將會釋放無窮的力量。
➢【書籍資訊】《第8個習慣》
The 8th Habit:From Effectiveness to Great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