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時間管理四象限分為第一象限的緊急且重要、第二象限的不緊急且重要、第三象限的緊急且不重要、第四象限的不緊急且不重要。請問問自己,你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哪一個象限?第一、第二、第三,還是第四象限?
圖片來源:unsplash
把更多東西放進你的生活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當你把衣服整齊地折疊放好,而不是就這麼扔進箱子裡去的時候,箱子裡會多出許多空間?真令人驚訝。同樣的現象也會發生在你的生活裡。
你過得愈有條理,就能把更多的東西放進生活,也就是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留給家人、朋友、課業、自己等,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
接下來,我要給你看一個神奇的模式,叫做「時間象限」。它能讓你得到更多的時間(尤其能讓你去做重要的事情)。
「時間象限」由兩種主要的元素組成,就是「重要」與「緊急」:重要—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能夠實現你的使命和目標的活動。緊急—有壓力、迫在眉睫的事情,需要立刻處理的活動。
一般來說,我們把時間花在四種不同的象限裡。每一個象限包含不同種類的活動,各代表一種人格類型。
如果你還沒有發現,讓我告訴你,我們生活在一個對緊急事件上癮的社會。這是「立刻就要」的一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可以上網的手機、即時訊息、Instagram、急速減肥法、速食、限定一百四十字的推特和線上購物等等。
這讓我想起在「巧克力冒險工廠」(Willie Wonka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裡,那個被寵壞的富家女維露卡(Veruca Salt)老是說:「現在,爹地,現在!我現在就想要一個奧帕倫帕族的矮人。」
時間管理四象限
雖說緊急的事情不一定不好,但問題在於,我們總是把心思放在緊急的事情上,把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擺在一旁。
例如事先寫報告、在大自然散步,或是花時間跟遠方的朋友視訊聊天等這類重要的事,都被緊急的事情,像是傳來的訊息、電子郵件、各種截止期限、別人的問題,以及「必須立刻處理」的事情等給排開了。
如果將每個象限挖掘得再深入一點,在這個過程中,請你捫心自問:「我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哪一個象限?」
現在,你已經了解四個象限了,請問問自己,你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哪一個象限?第一、第二、第三,還是第四象限?事實上,我們都在每個象限都花費了若干時間,關鍵則是盡量把時間轉移到第二象限。
增加第二象限時間的唯一方法,就是減少花在其他象限的時間。以下是達成這個目標的方法:
一、藉著減少因循的作為,縮減待在第一象限的時間:在第一象限,你永遠有許多事情要做。可是,如果你藉著提早完成重要的事,把拖延的事情減少一半,待在第一象限的時間就會大為減少。在這裡的時間愈少,你的壓力也會愈小。
二、對第三象限的事情說「不」:學著拒絕不重要的事。它們會拉住你,讓你無法處理更重要的事。不要總是被打斷。試著取悅每一個人,就像一隻狗徒勞地想抓住自己的尾巴。記住,當你說「不」的時候,其實就等於在對更重要的事情說「好」。
三、減少第四象限的耽溺活動:不要完全戒除這些活動,只要少做一點,你沒有時間可以浪費,把這些時間轉而用在第二象限。雖然你需要放鬆自己,但是請記住,放鬆自己的活動屬於第二象限;過度放縱的放鬆就算在第四象限。
除了把較多時間花在第二象限,還可以考慮以下建議,幫助你用更好的方法掌握時間,達成「要事第一」的目標。現在就拿起一本日曆,開始規劃每週的活動吧!
【書籍資訊】
《7個習慣決定未來》
出版日期: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