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在小事上信守承諾,是建立信任的關鍵。
圖片來源:pexels
對人守信
「西恩,我不想再叫你一次。我那輛福特的行李箱裡有垃圾,是前幾天晚上開派對時留下的。請你把它們丟掉。」
「好的,爸。」
身為一個無憂無慮的青少年,後來我還是忘了丟垃圾,而且星期六下午有個熱情的約會,我希望能借用他的福特汽車,結果他拒絕了,因為那不是他的車。那是他朋友的車在車行修理時,車行暫時借他代用的車子。不過我還是把車開走了,因為爸很忙,我相信他不會注意到。
那天下午,我和女孩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但在回家途中,我撞到一輛汽車的尾巴。沒有人受到重傷,兩輛車卻都毀了。那是我一生中打過最悲慘的一通電話。
「爸,」
「怎麼樣?」
「我發生了車禍。」
「你什麼?你還好嗎?」
「我把車子撞爛了。沒有人受傷。」
「哪一輛車?」
「你的車。」
「不!」這時,我已經把話筒拿到離耳朵十五公分遠的地方,但是他的聲音仍然使我深深難過。
我請人把車子拖到福特的經銷站,看看他們能不能搶救它。那天是星期六,他們告訴我,要到星期一才能開始檢查。到了星期一,爸爸接到修車站打來的電話。修車站的經理告訴他,他的員工打開行李箱準備修理時,車裡冒出一陣腐爛垃圾的臭味(我忘記丟掉的垃圾),由於味道太噁心,他們拒絕修理這輛車。如果你以為我爸已經發過脾氣了,你應該看看他此刻的表情。
往後的幾個星期,爸對我不理不睬。他氣的不是我發生車禍,而是我在兩件事上面失信於他:「我不會開你的車,爸」、「別擔心,爸。我會把行李箱的垃圾倒掉」。這是一次巨額的提款。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重新建立我對爸爸的情感帳戶。
在小事上信守承諾,是建立信任的關鍵。不論你說你將會做什麼,你就是得照做,否則就別說你會做。如果你告訴媽媽,你會在晚上十一點以前回家,或是今天晚上你會洗盤子,就要做到,好好在帳戶裡存款。
許下承諾時要謹慎,一旦許下,就要盡力完成。要是由於某種原因(有時的確會發生這種事),自己無法實現承諾,就要讓對方曉得原因何在:「小妹,對不起,我今天晚上不能去看你演戲。我沒有想到,我得參加足球練習,可是我明天會去的。」如果你很真誠,試著做個守信用的人,萬一有突發狀況,別人也會體諒。
如果你跟父母的情感帳戶存款很少,就要試著用守信用的行為來增加存款。父母信任你時,一切都會比較順利。這是你已經明白的道理,不用我說你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