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脾氣會讓我們落入麻煩,而面子則會讓我們難以突圍而出。在家中教導七個習慣—尤其是在家庭碰到難處的時候—最好的方法永遠是從自己做起、以身作則。
圖片來源:unsplash
如果有任何地方對以身作則的需要遠多於批評,那一定就是在家庭裡了。家庭中需要不斷的以身作則。
家庭可以刺激出一個人最好及最壞的表現,包括家長。正當你覺得自己在情緒控管上已臻化境,隨時隨地都是七個習慣的最佳榜樣時,孩子忽然做了一件蠢事,你就可能立刻破功。或是當你正覺得自己已經完全掌握聆聽的祕訣,配偶卻忽然破壞你的信任,一切就打回了原形。善用習慣是永不間斷的學習與成長。
家中最難搞的孩子,就是家長以身作則的能力最大的考驗。沒錯,孩子或配偶的行為可以讓每位家長或每個習慣遭受最大的考驗。下次當你和家中的青少年、配偶或任何近親、友人發生衝突時,試著先離開現場,仔細讀一遍下表這些解決衝突的「關鍵行動」。
脾氣會讓我們落入麻煩,而面子則會讓我們難以突圍而出。在家中教導七個習慣—尤其是在家庭碰到難處的時候—最好的方法永遠是從自己做起、以身作則。
解決衝突的關鍵行動
主動積極
• 暫停、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大家冷靜下來之後再談。
• 停步思考。你覺得什麼是現在應該做的「對的事情」?
• 記住,別人不能「惹你生氣」,憤怒是你自己的選擇。
• 把注意力放在影響力可及的事情上,而非無法掌控的事情上。
• 為自己的行動負責,不要歸咎別人或找藉口。勇於道歉。
以終為始
• 選擇自己的戰場。不要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浪費精力、競爭。
• 衝突解決之後,專心創造你和孩子或配偶之間的關係應該有的那種「感覺」。
• 從一開始就清楚告訴對方,你重視他們,希望解決問題。
要事第一
• 處理問題要及時,不要讓問題惡化,變得不可收拾。
• 忠於自己的價值觀。
• 只說能夠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及潛能的話。不要說出任何會讓自己後悔的話。
雙贏思維
• 在勇氣與體諒之間找到平衡點。體諒別人的心情,但也不害怕表達自己的感覺。
• 在別人的「情感帳戶」中做有意義的存款。
• 尋求對雙方都有利的結果。向長久而言只對你有利,但卻不利於對方的事情說「不」。
• 不拿一個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較。
• 原諒。
知彼解己
• 給予絕對的專注。談話時,對電視、手機或其他瑣事說「不」。
• 用你的耳朵、眼睛及心靈去聆聽,直到孩子或配偶覺得自己完全受到理解。
• 重視回饋意見,但也要更正不正確的回饋。
• 清晰、簡潔、平靜的溝通自己的感受。
統合綜效
• 解決問題時,盡其所能的善用對方的強項與看法。
• 謙虛,你不必對每件事都有正確的答案。
• 尋求第三選擇,也就是比各自先前所提的更好的解決方案。
• 尋求更客觀、更有見地的看法,或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不斷更新(預防衝突的妙方)
• 以足夠的休息、運動及適當的飲食讓自己處於最佳狀態。疲勞、壓力是衝突的養分。
• 在自己覺得平靜的時候與孩子或配偶建立關係。
• 學習消弭壓力的技巧。
• 涉獵基本的心理學常識,幫助自己了解為何孩子或配偶會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產生某些特定的想法或行為。
• 投入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你的自信、自重根基穩固、堅不可摧。不要在自己覺得脆弱無力時處理與人的衝突。
【書籍資訊】
《7個習慣教出優秀的孩子──教育現場篇》
出版日期:201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