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建立由上至下的機會管理系統更有效率,可以找出外在機會和內在優勢,並化為商機。
圖片來源:Unsplash
零錯誤機會管理系統
內在優勢和外在機會都是正向危機,如果適當控管就可以為企業帶來很大的收益。為了控管正向危機,許多公司都會建立從下到上的創新管理機制,可以評估員工的創意提案,並提供資源開發和執行其中幾個提案。
有家公司在這方面做得很好,那就是Google。Google鼓勵員工用二O%的時間做通過認可的小專案。這個制度的結果令人讚嘆:Gmail、Google地圖、推特、Slack、酷朋在一開始的時候都是小專案。
我和同事們擔任顧問的多數企業並不像Google有那麼多資源可以開發新創意,因此,建立由上至下的機會管理系統更有效率,可以找出外在機會和內在優勢,並化為商機。
這個系統由企業領導人、設計者,或企業研發部門負責,有時候會配合由下至上的創意管理系統同時並進。由上而下的系統有以下八個步驟:
一、找出現有客戶未被滿足的需求。
二、找出現有產品和服務未被滿足的需求。
三、找出因為消費者和企業之間互動缺乏效率而未被滿足的需求。
四、找出可以解決未被滿足需求和無效率的方法。
五、將解決方法視為機會,並評估其可行性,包含成本/獲利、科技限制和商業風險(如趕上競爭對手的阻礙)。
六、選擇高報酬率和低風險的機會,開發內在優勢。
七、進行市場調查和小規模測試確認未被滿足的需求、內部優勢,以及可行性。
八、開發專案計畫和時程,將機會轉化成獲利。
我們發現只有當企業的內在優勢足以開發解決辦法時,未被滿足的需求才可以轉化為機會,再變成獲利。否則,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只要看到這個未被滿足的需求,就可以抓住機會賺取獲利。
有了內在優勢,企業才有本錢跟其他對手競爭,更快把未被滿足的需求轉化為獲利,而且提供更好、更便宜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