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雖然孩子很難理解預防思維錯誤的技巧,我們仍然可以協助他們建立好的基礎,成為零錯誤成年人。
圖片來源:Pexels
從我們的觀點來看,建立自信心最好的方式就是幫助孩子成為零錯誤的成年人。雖然孩子很難理解預防思維錯誤的技巧,我們仍然可以協助他們建立好的基礎,成為零錯誤成年人。
成為零錯誤成年人有五個基礎面向:知道並能夠發揮內在優勢、知道並能改進內在缺點、知道把握機會的重要性、知道察覺威脅的重要性,包含施虐的徵兆、建立健康的心態。
父母的失策錯誤經常會呈現在以下的說法中:
「有努力就好。」(只有努力是不會好的,也要找對方法。)
「找個能賺錢的工作。」(而不是符合性格和興趣的工作。)
「強尼的數學比你好。」(要贏過別人,而不是學習。)
「你全部都很好。」(孩子沒有缺點。)
「他們可以那樣只是運氣好。」(不是因為優勢和能力足以把握機會。)
我們發現,要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就要幫助他們發揮自己的內在優勢、教他們如何改進缺點、如何尋求機會,以及如何察覺即將到來的威脅。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給予他們健康的心態。
身為父母,我們要很小心,不能讓孩子有不當心態。不要太多懲罰、太權威或太過保護。否則,我們的孩子長大成人後便會落入錯誤心態的陷阱,如恐懼、盲從和無知。身為父母,我們應該要依據孩子的性格和行為了解他們的不當心態。
我們可以學習其他父母或學校的成功做法來幫助他們改善心態。方法如下:
一、盲從:請孩子對自己所學或所做的事情提出質疑,例如鼓勵他們問問題,像是「證據是什麼?」「要怎麼證明?」
二、過度自信:鼓勵孩子問問題來察覺風險,例如問他們:「最糟的狀況是什麼?」
三、不知道自己無知:鼓勵孩子課外學習;鼓勵他們看得更遠,例如問他們:「長久下來,這樣是好或壞?」「除了對自己好,有沒有對大家都好?」「有沒有漏掉什麼?」
四、沉沒成本謬誤:鼓勵孩子在小事情上探索更好的方法,即便是家裡打掃的工作、家事等。鼓勵孩子問:「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五、決策只有二選一的陷阱:鼓勵孩子想出兩個以上的選項。當我們讓孩子為例行事務做選擇,例如早餐要吃什麼、全家要去哪裡玩等,給他們三個或四個選項。鼓勵他們問:「有沒有其他選擇?」
六、自滿:鼓勵孩子時常比較今天和昨天、上個月或去年的自己有什麼不同,稱讚他們有進步的地方,而不是以結果定論。
七、懶惰:鼓勵孩子解決問題或替家裡的問題找出解決方法,像是問:「我們要怎麼解決……的問題?」
八、無知:鼓勵孩子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尋找機會並看見未來的威脅訊號。鼓勵他們問:「為什麼我會犯一樣的錯誤?」「有沒有其他機會可以幫我?」「我如果……可能有什麼問題?」
九、恐懼:當孩子需要我們安慰時,在他們身邊傾聽和給予協助。鼓勵孩子說出覺得不舒服或恐懼的地方;鼓勵他們參與活動,這樣一來,便能減少他們對於比賽的恐懼。
愛迪生的母親南西.艾略特(NancyElliotEdison)是零錯誤家長的典範。愛迪生因為閱讀障礙和過動傾向被學校認為學習緩慢而遭退學,因此他的母親從他十二歲起便讓他在家學習,教導他如何克服自己內向的缺點,並鼓勵他發揮好奇心去探索新事物,例如他十二歲時,幫他在地下室準備一間化學研究室。他後來成為偉大的發明家,一生擁有一千零九十三項專利,包含燈泡。
【書籍資訊】
《零錯誤決策》
出版日期: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