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台北是舞台,馬祖也是舞台,而我發現,自己在馬祖這個舞台,更容易被看見
圖片來源:Unsplash
蔡沛原是東引人,國小畢業後,為了更好的教育環境,母親就帶她到台灣求學,一路念到文化大學景觀設計系,之後便留在台北,進入知名的設計事務所上班。
二O一六年,東引鄉公所為了吸引觀光客,效法歐洲特色漁村的作法,將漁村漆成五顏六色,用意雖好,但是操之過急,承包的設計公司直接拿著油漆色票,請住戶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搭在一起卻不和諧,引發外界爭議,中央政府決定提撥預算,重新執行東引、南竿等地的景觀工程。
蔡沛原得知消息後,很希望自己任職的事務所爭取這個案子。然而,由於做離島的設計案,交通成本較高,事務所興趣不大,後來是她文化的老師所組成的團隊,拿到這個案子。
一心想要參與此案的蔡沛原,便辭掉工作,以自由工作者的身分,接下了專案經理人一職,為了研究最適合島上的色彩系統,她開始每個月回馬祖做調查,每次大概待上一週到十天。
完成這個專案後,蔡沛原計畫出國念書,準備留學事宜時,為了開源,她陸續承接馬祖公部門的設計案,其中一個門牌更新案頗受好評,蔡沛原因此獲得好幾家媒體的報導。
「台北是舞台,馬祖也是舞台,而我發現,自己在馬祖這個舞台,更容易被看見,」 蔡沛原說,她的初衷,只是想為家鄉做點事,然而隨之而來的成就感,遠超過預期。所以她案子愈接愈多,跟馬祖的黏著度也愈高,現在一個月大概有一半的時間,會留在馬祖。
她透露,馬祖有很多公部門的設計案,但是外地設計師考慮到交通、住宿的成本,通常興趣缺缺,像她這樣的設計新秀,靠著地緣的優勢,更容易得到機會。
不過,為了把更多新的設計觀念帶進馬祖,她也很樂意居中牽線,介紹一些外地的設計師來參與在地的設計案。雖然工作重心已經移到故鄉,蔡沛原還是會定期返回台北,理由很簡單,就是回到同溫層「取暖」。
她不諱言,東引島上本來年輕人就少,加上每一個人的個性、喜好,以及對時事的觀點,原本就不盡相同,因此每次回到台北,她的首要之務就是跟氣味相投的朋友聚會。
她也認為,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環境中流動,總能讓她汲取不同的養分和靈感,繁華快速的台北還可助她整頓離島生活閒適鬆散的步調。
【書籍資訊】
《二地居:地方創生未來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