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領導人必須帶領團隊走過這段歷程,而不是無意間把他們撇下。請思考一下,你希望最後團隊成員走到哪裡,然後往回推算。如何才能讓他們抵達那裡呢?他們必須採取什麼步驟?這些都只是簡單的思考技巧,但確實能發揮效用。
圖片來源:Unsplash
編按:一位領導者須掌握變化的趨勢,指出團隊應該前進的方向,並帶領團隊前進。而一位好的領導者,究竟是什麼樣子?
以下為《商業構想變現》作者大衛.布蘭德和亞歷山大.奧斯瓦爾德歸納出領導者應具備的態度:
打造推動進展的環境:過程、指標與文化
領導人協助團隊測試商業構想,他們最關鍵的作用在於打造正確的環境,給人們足夠時間與資源來疊代、測試構想。領導人必須廢止傳統的商業計畫,建立合適的測試過程與指標(跟執行流程與指標不同)。領導人必須給團隊自主權,讓他們做決策與迅速採取行動,然後領導人就要退開。
移除障礙、打開門戶:取得顧客、品牌、智財權與其他資源
當測試商業構想的團隊在內部遭遇阻礙,例如無法接觸內部專家或是取得特定資源時,領導人可以移除障礙。必要時,領導人可以打開通向顧客的門戶。令人驚訝的是,很少有企業創新與成長團隊可以輕易接觸到顧客並且測試新構想。
讓證據贏過意見:改變做決策的方式
領導人習慣根據自己老練的經驗與閱歷來做決策。但是,在創新與創業圈裡,過去的經驗可能反而會阻礙人們看見與適應未來。在這個圈子裡,經由測試得到的證據遠勝過個人意見。領導人的角色在於推動團隊以證據為依據,提出讓人信服的主張,而不是根據領導人的偏好提出主張。
提問,而不是給答案:協助團隊成長,幫助他們調整構想、適應環境
領導人必須提升提問技巧,才能推動團隊發展更好的價值主張與商業模式,在真實世界取得成功。領導人必須持續不懈的探討,挖掘團隊建立的價值主張與商業模式構想是以什麼實驗、證據、洞見以及模式為基礎。
在領先團隊半步的地方等待
領導人必須帶領團隊走過這段歷程,而不是無意間把他們撇下。請思考一下,你希望最後團隊成員走到哪裡,然後往回推算。如何才能讓他們抵達那裡呢?他們必須採取什麼步驟?這些都只是簡單的思考技巧,但確實能發揮效用。
領導人要清楚知道團隊現在在哪裡,如何把他們推上應有的道路;無論是安排一對一面談、回顧會議,或是在走廊上簡單談話,都要找到機會來引導他們踏出第一步。
給建議前先了解背景
領導人給團隊成員建議前,必須積極聆聽並且了解背景。練習讓團隊成員先說話,等他們說完你再開口。談話當中如果碰到停頓,先提出問題釐清狀況,確定你在提供意見前已經了解背景。
不要因為你已經想到答案,所以興奮過度而打斷談話。你可能會因此過早提供意見,而且還把不相干的事情扯進來。
練習說:「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總是讓許多領導人害怕。我們經常問領導人,最後一次在員工面前說這句話是什麼時候,有人告訴我們:「昨天才說過!」也有人說:「從來沒說過!」而表示「從來沒說過!」的人最讓人擔心。
想像看看,領導一個組織還要隨時都知道答案的壓力有多大;但是,很可能你根本就沒有答案。建立創新與創業文化時,表現出知道所有答案可能會造成災難。一旦團隊成員知道如何執行實驗、自己產出證據後,他們很快就會看穿這層面紗。
最糟的是,如果他們證實你錯了,你會覺得領導地位岌岌可危。所以,我們強烈建議,當你處在不明白的情況時,練習說:「我不知道。」它會協助你的團隊開始了解,你並不知道所有答案,你也不應該知道所有答案。
接下來,你要說的是:「你會怎麼面對與處理這個問題?」或是:「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說「我不知道」能協助你端正下一代領導者的行為,讓他們也能全心接納,並且坦蕩表示:「我不知道。」
【書籍資訊】
《商業構想變現》
Testing Business IdeasA Field Guide for Rapid Experim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