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你能想像嗎?一個簡單的伸懶腰動作,竟會「啪」的一聲,造成脊椎骨折?禍首,是骨質疏鬆症。
圖片來源:pixabay
你能想像嗎?一個簡單的伸懶腰動作,竟會「啪」的一聲,造成脊椎骨折?禍首,是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是檢測骨質密度,骨質密度愈低,代表未來發生脊椎或股骨骨折的機會愈高。
根據統計,六十歲以上的成年人,16%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高達八成是女性。女性骨質疏鬆的情況比較嚴重,除骨質原本就較男性差,還受到三個因素影響。
首先,女性停經後,賀爾蒙分泌變少。研究指出,停經後,每一年骨質會流失1%。
骨質缺乏的女性在停經後兩年內,也會步入骨質疏鬆;停經後五至六年,如果先前沒有存好「骨本」,有60%會成為骨質疏鬆的患者。其次,鈣質不足。
國人普遍存有皮膚白才是美的迷思,少曬太陽,缺乏維生素D,造成鈣質吸收不佳。
再者,有些人認為吃鈣會造成結石,導致牛奶與豆類等含鈣營養攝取不足。
張志任說明,骨質疏鬆患者初期症狀是全身痠痛,但往往被忽略,且初期不易檢查出導致痠痛的原因,只能以止痛劑止痛。
譬如,曾有患者直到因為伸懶腰的動作而骨折後,檢查骨密度,才知道原來是嚴重骨鬆症。
預防骨質疏鬆最好的辦法,就是年輕時存好骨本,尤其是女性。羅馬非一天造成,存骨本亦非一朝一夕。
張志任建議,女性在二、三十歲就要開始存骨本—多曬太陽、適度運動、多攝取高鈣的食物,例如:小魚乾、紫菜、肉骨熬製品、豆類等,而牛奶是最直接的高鈣補充來源。
另外,少吃影響鈣質吸收的食物,例如:酒類、咖啡。尤其有骨質疏鬆的患者,更應該避免喝酒及咖啡。
「骨密是可逆的,」張志任舉例,門診有位四十多歲的女老師,由於長期待在室內,少曬太陽,本身腰、肩膀容易痠痛,雙親亦因骨鬆而骨折,檢查骨質密度為-2.6,屬輕微骨鬆症。
張志任建議女老師,先加強鈣質、維他命D攝取,以及進行戶外運動,目標是每天至少四十分鐘至一小時。患者遵循醫囑,維持每天晚餐過後半小時,慢走四十分鐘,約1.5 ∼ 2公里的距離,一年後追蹤,骨密上升到-2.4。
然而,來不及趁年輕存骨本的老人家,又該怎麼辦?張志任表示,年長者還是需要多補充鈣質、維他命D,不要讓骨質持續流失。
最好多吃有色蔬菜,例如:青花菜、菠菜、胡蘿蔔等,其中含有水溶性維他命B,對神經修復與維持有一定作用。
同時,他也提醒,這類民眾要避免跌倒,並要進行適度負重運動(直立式的運動或增加身體荷重的活動),例如:健走等。
【書籍資訊】
《全方位診療室》
出版日期:201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