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琉璃工房創辦人、金馬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導演張毅寫給文化的最後情書《壓抑不住地想飛起來》。到伊斯坦堡,張毅最想見到在伊斯坦堡街頭上餵貓的巴赫曼.戈巴迪。如果見不到巴赫曼.戈巴迪,就想看一看伊斯坦堡的貓。
如果問我,到伊斯坦堡,最想做什麼?我想見到在伊斯坦堡街頭上餵貓的巴赫曼.戈巴迪。如果見不到巴赫曼.戈巴迪,就想看一看伊斯坦堡的貓。
「我不能回家了,所以,我住在伊斯坦堡。」「醉馬時刻」、「烏龜也會飛」的導演巴赫曼.戈巴迪,在一個訪問裡說。他每天都出門,背著他的背包,裡面放著貓糧。他就在伊斯坦堡街頭餵街貓。
對於巴赫曼電影的爭論,永無休止,沉重而激烈。回頭看看,伊斯坦堡街頭的貓,和人的世界比較,簡直是一種睿智,一種超然的生命狀態。
如果你不知道伊斯坦堡街頭上的貓有多麼著名,建議在網上查一下:KEDI 4,一個土耳其女導演的紀錄片,主題是伊斯坦堡街頭的貓。2017年2月在美國上映,只有一家戲院放映,總票房雖然不高,但以單一家影院的收入,是十分可觀的。重點是,幾乎沒有人會給任何負面評語,連一向尖刻的爛番茄評論,都給滿分。更重要的是,網路上充滿了對於這部紀錄片的溢美之詞。討論伊斯坦堡的街貓,成為遠遠超過任何伊斯坦堡其他的話題。
KEDI 的預吿上,有一句話:「狗,以為人是上帝;貓,不這麼想。因為,貓,比較了解人。」
想像如果從貓的觀點,千年來,牠們才是伊斯坦堡的「當家的」,因為牠們穿越了所有的時代,包括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直到今天的土耳其共和國。牠們悠哉游哉地在伊斯坦堡的每一個角落裡,咖啡廳、土耳其茶館、港囗的魚市場,打呵欠、伸懶腰、睡午覺;夜裡,牠們在奧斯曼帝國皇宮、藍色淸眞寺裡昂首闊步。
聖索菲亞大教堂門口,走來一隻小小的黑貓,看到一個叫楊惠姍的觀光客,牠優雅又親密地走近,熱情地喵喵問候。牠的眼睛柔情又期待地看著楊惠姍,身體緊貼著楊惠姍的腳踝,輕輕地磨蹭。楊惠姍蹲在地上,撫摸著小黑貓,口中一直說:「你好漂亮……你好漂亮……。」
小黑貓沒有受到土耳其國家旅遊局的委託,但是牠的友善,牠的自在,展示了伊斯坦堡這個城市深處的某種眞情,一種友善。這樣的眞情,讓伊斯坦堡這國際知名的伊斯蘭教城市,因為數以萬計的街貓,傳遞了一種善意,一種溫暖。
伊斯坦堡街頭的貓伊斯坦堡的街貓,甚至,在今天世界上普遍對伊斯蘭教汙名化之際,替伊斯坦堡帶來一個柔情的雄辯。
為什麼伊斯坦堡有這麼多街貓?牠們早就是世界新聞的主題。《穆罕默德言行錄》,提到先知穆罕默德在祈禱之後,發現有隻貓睡在他的袍子的袖子上,為了不要驚醒那隻熟睡的貓,先知割斷自己的袖子,讓貓繼續地睡著。
今天的伊斯坦堡,數以千計的社區,定時為伊斯坦堡的街貓準備飮水和食物,伊斯坦堡的街貓,更是生活無憂無慮地漫步在這個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然而,伊斯坦堡的街貓,和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帶來一些反思,這樣對待所謂「另一種生物」的寛宏、友愛,只能存在於伊斯坦堡的街貓?
➢【書籍資訊】壓抑不住地想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