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琉璃工房創辦人、金馬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導演張毅寫給文化的最後情書
沒有人,就沒有藝術
我們相信藝術,是因為藝術跟人有關,無論是一種思想,或是一種情感,終究是一個人對於宇宙、對於生命的表述。
玻璃的創作,是不是藝術?能不能是藝術?毋庸討論,因為,就如我們討論一幅繪畫是不是藝術?這裡不討論油畫是不是藝術。
對我們而言:我們只關心玻璃藝術,是不是人的藝術?是不是人對於世界的反思?否則,所有玻璃創作的呈現,只是技巧的沉溺。
人類的玻璃歷史極長,但是,涉及個人生命感觸的創作極少。
艾米爾.加萊(Émile Gallé)是一個重要的標誌。他的宗教情懷、人文素養,讓他一生研發的玻璃技法,有了靈魂。綜觀他一生所有署名的作品,乃至他身後,仍然以他的名字發行的所謂 Gallé glass,檢視其中艾米爾.加萊個人生命感懷的成分,即是作品的藝術可讀性。
Why Glass?
我們深信,唯用玻璃創作,能夠表述我們對生命的思想和情感。
圖片: LIULI 琉璃工房
➢【書籍資訊】《壓抑不住地想飛起來: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