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這個世界再也無法回到過去了。你只能接受眼前的世界就是這樣,盡可能改善整個社會的命運。世界可不會為你停止轉動。
「世界可不會為你停止轉動!」──李光耀(新加坡建國總理)
今天每個人都能知道別人是如何生活的。亞洲和非洲最窮困的人都能清楚知道自己和美國人、歐洲人,以及有錢的亞洲人和非洲人之間的差距究竟有多大。這促使合法和非法的移民嘗試跨越國界,到更富裕且提供更多經濟機會的國家找尋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想要遷徙的欲望是如此強烈,就像水自然往低處流,流向土地更富饒蔥郁的山谷一樣。這將在未來對維持國與國之間的邊界帶來巨大挑戰。
全球化所帶來的另一個負面影響,是發展趨向不均等。最優秀的人才流動性高,能在世界許多地方過上好生活。因此,公司幾乎難以避免地以高薪挽留這些人才。相反的,那些從事低技能和低薪工作的人,卻得和大批來自中國、印度和其他新興經濟體的貧困工人競爭,而後者願意以很少的薪金完成同樣的工作。如此一來,這個階層的薪金自然被壓低。有些人甚至因為工作被外包而失業。
這些趨勢為國家政府帶來嚴峻的挑戰。
解決不平等的問題固然重要,但我們首先必須認識到,某種程度上的不平等,是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差別總是有的,部分原因是人們的智力、所付出的努力,又或者是運氣都有所不同,而另一部分原因是競爭如今已跨越國界。如果你想有較小的差別,那你就得推行社會主義政策,或嘗試將國家封閉起來,但這兩者都不會帶來好結果。巨額的高管薪金配套和耶誕節花紅看似非常不公平,但倘若這些高管沒有優異過人的表現,公司又如何能賺得到錢發出那樣的花紅?如果能夠的話,又或者它們能找到薪金要求不那麼高,卻同樣優秀的人才,股東大可以投票否決這樣的薪酬配套。然而股東若看到股價上漲,他們又何必要這麼做?
與此同時,社會還是得保留一定的分寸。讓資本主義毫無節制地發展是危險的事,因為這會引發暴亂並導致社會契約遭破壞。我們必須取得巧妙的平衡,想方設法讓那些處於底層的人民也能維持像樣的生活水準,在他們的社區內找到歸屬感。
當我還是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主席的時候,公司裡有一些投資經理的薪酬是我的五倍。這合理嗎?如果我們不給他這樣的薪水,他明天就能輕易辭了工作,跳槽到願意這麼做的投資銀行,因為他具備領高薪的才智和技能。假如我告訴自己:「好的,如果他領這樣的薪水,那我的薪水應該比他的高,因為這整個制度是我設立的。」這可就沒完沒了。為了讓社會保持凝聚力,我們得確保它有一定的平等和公平性。為此,新加坡為低收入者提供水電費補貼、入息補助——我們稱之為就業獎勵計畫,以及在他們購買政府組屋時給予他們津貼等等。
這個世界再也無法回到過去了。我們豈可當做從未發明飛機、互聯網、iPhone和iPad?你只能接受眼前的世界就是這樣,盡可能改善整個社會的命運,否則就跟不上其他地方瞬息萬變的步伐,被拋在後頭。世界可不會為你停止轉動。
摘自《李光耀觀天下》
數位編輯整理:陳宣妙,邱千瑜
Photo:empiredude1,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