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讓我們的焦慮和壓力無限蔓延的其實是不確定感,而不是厄運本身。
你知道如何與人相處嗎?尤其每天都要面對那些讓你感到特別苦惱又有壓力的人,像是野心勃勃的部屬、好發號施令的上司、愛暗中較勁的同事、好指使人的配偶、讓人覺得虧欠他們的父母、總是在抱怨的朋友……,你如何處理你們之間的關係?
擔任心理醫師這麼多年來,我發覺自己常提到以下這個「鴿子的故事」。
在實驗鳥籠裡,有個鳥喙可戳動的控制桿和遞送鳥飼料的食物槽,一號鴿子被放入鳥籠後,在籠內四處走動幾秒鐘,可能是出於好奇或不小心,牠戳動了控制桿,食物槽馬上出現飼料,牠開心享用食物。
實驗目的是要教導鴿子養成按壓控制桿的習慣,所以,每當一號鴿子按壓控制桿,牠就獲得一份鳥食;一個按壓動作,一個獎賞。要不了多久,一號鴿子就養成迅速按壓控制桿的行為。
接著,換二號鴿子,牠大約經過十次左右的按壓行為和獎賞之後,也養成按壓控制桿的行為。但研究人員這時開始改以隨機方式給予二號鴿子食物,二號鴿子可能成功按了六次控制桿,卻什麼也沒得到,在第七次才得到一份鳥食;然後,接下來的十九次,卻又未得到任何獎賞……。
為了瞭解這兩種強化方式的效果,現在,完全停止給予兩隻鴿子獎賞,然後,看看這兩隻鴿子在沒有任何正強化獎賞的情況下,會各自繼續按壓控制桿多久。
一號鴿子持續一段很短的時間就放棄了。牠很快辨識出,那個一按下控制桿就會跑出來的好東西,現在沒有了。牠按壓控制桿的動作慢了下來,沒過多久就不按了。畢竟,所為何來呢?
然而,在另一個籠子裡的二號鴿子,卻仍死命地繼續按壓控制桿,直到牠最後體力不支。為什麼呢?因為對牠來說,獎賞是不定時出現的,牠沒有能力辨識出這個遊戲已經從間歇性獎賞,轉變為毫無獎賞。
更精確地來說,二號鴿子其實已經習慣性的按壓控制桿,甚至上癮了。心理學家將此稱為「難以自制的自我打擊行為」。心理學家已經證實,行為受隨機或間歇獎勵而強化的鳥類、老鼠,還有人類,會形成成癮性或難以自制的行為習慣。
你是二號鴿子嗎?
在你的生活中,誰最難相處?誰是你最大的壓力來源?你又如何因為他們養成「難以自制的自我打擊行為」?我們周遭有些人就像我們心理的恐怖份子,但你知道嗎?讓我們的焦慮和壓力無限蔓延的其實是不確定感,而不是厄運本身。
所以,改變重點在於你自己。
數位編輯整理:張奕芬,邱千瑜
Photo:姬馬力,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