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操控者經常隱藏他們的真正動機,甚至自欺欺人,而且他們很善於讓公開指責他們的人,因質疑他們而感到愧疚

圖片來源:pixabay
操控者經常隱藏他們的真正動機,甚至自欺欺人,而且他們很善於讓公開指責他們的人,因質疑他們而感到愧疚:
.出於愛和關懷:「這麼做是出於對你的關心和愛。」
.以專家身分給建議:「我之所以這樣跟你說,是因為我對這些事情經驗老道,我比任何人都清楚。」
.利他主義和熱心慷慨:「這麼做全是為你好,對我一點好處也沒有。」
.職責所在:「我會告訴你怎麼做,因為這是我的職責╱責任。」
具操控性格的人,將生活中的每個面向幾乎都視為一種零和遊戲,對他們來說,生活是由權力、控制權和優越感組成,他們相信生活中不是贏家,就是輸家。這樣的觀點當然會產生競爭、敵對和妒嫉。遇上要在信任互助或猜忌自利中,做出選擇時,他會很本能地選擇後者。
他們認為,生命是場你爭我奪的賽局,每個人都該竭力促成自己的個人需要,即使是以犧牲他人的權益為代價,也在所不惜。他們相信,這個行為是正當的。
你必須了解世上至少有兩種人,一種人是打從心裡信任他人,另一種人是獨善其身的競爭者。
當遇到值得信任的人時,要好好經營你們的關係,與他們建立互信、互助,及彼此珍惜的長久關係。若不幸遇上競爭心態的操控者,則必須調整行為來因應,千萬不要屈服於對方的行為或控制策略,讓自己的日子難過。
每個人都可能在某些時候受控於具操控性格的人,尤其有七種人格特質特別容易被人得寸進尺,包括:取悅症、贊同癮、負面情緒恐懼症、無法說「不」、沒有存在感、獨立自主性低、外控信念等。我們必須可以辨識操控者,為自己設防。
出版日期: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