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你必須學習處理你的不安,而不是一味順從或逃避壓力源,這是人生很重要的功課。
有名前來求診的病人,他是一家公司的高階主管,領有高薪,但工作環境讓他很不快樂,壓力源來自他的老闆。有天早晨,當他正要從地下停車場搭電梯上樓時,一名警衛看著他說,「我從未見過像你這麼不快樂的人」。一個陌生人居然對他說中他的內心,他才驚覺並正視這個問題:他每天都要應對的環境與人,正日復一日的腐蝕他的心志。
我們身邊存在各式各樣具操控性格的人,包括馬基維利帝王型、自戀型、邊緣型、依賴型、戲劇型、被動攻擊型、A型憤怒型、成癮型人格等等,他們採取的控制策略或許不同,但他們有個共通點,那就是很容易挑起你的焦慮、恐懼或愧疚感。
你必須學習處理你的不安,而不是一味順從或逃避壓力源,這是人生很重要的功課。
焦慮是種毫無目的的恐懼經驗,不像恐懼,焦慮並沒有針對一個特定的結果或後果。當你感到焦慮時,你可能擔心許多事。一個接一個,最後氾濫成災。焦慮使你感到緊張、受壓迫,以及無法聚焦。負面回饋或批評,或拿你跟某個人做比較,有技巧地引起你的反感,都可能增加你的焦慮。
恐懼則和特定的結果或後果有關,像是被否定、遭背棄、引起憤怒、對立衝突、遭拒絕、被排擠等。
愧疚更是人類獨特的情緒,肇因於對其他人有過度的責任感。
你生活中那些讓你感到痛苦與壓力的人,不論是引發你的焦慮、恐懼或愧疚,你對自己的不安所做出的回應往往是錯的、有害身心的。
你察覺到負面感覺,認定它難以忍受,就像某樣你負荷不了的東西一樣,所以你覺得必須消除它,或趕緊減低那種不舒服的強度。
當你感到焦慮、恐懼或愧疚,你的反應機制被推進緊急模式,像是三個火警警報一發不可收拾。而對方交給你滅火的水管,引你走向屈服、順從他的心意。然而,你的急迫感肇因於這些具操控性格的人給你的壓力,以及你對你感覺到的不安反應過度,而非真的存在緊急狀況。
你必須改變對自己負面情緒的反應。如果你不急著去平息焦慮、恐懼或愧疚感,就算這些具操控性格的人再怎麼善於操弄人心,你都不會被自己的負面感覺傷害。
要改變你對恐懼、焦慮和愧疚的反應,無須全憑意志力。你只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鈍化技巧。
鈍化的基本原理是,當恐懼、焦慮或愧疚感來襲時,仍然能夠放輕鬆。這需要藉由行為的制約練習,你不僅要學習視覺化你的記憶,還要搭配正確的放鬆運動。
反覆做情緒鈍化的訓練,一旦習慣這些負面感覺,就能快速降低情緒的強度。
數位編輯整理:張奕芬,邱千瑜
Photo:Tom Woodward,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