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行醫四十餘年、造福萬千病友、享譽國際的視網膜權威楊中美教授最新著作《好眼力》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放在書架上,可隨時翻閱的健康指南。
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假如你將失去五感的其中一項感知能力,你最不想放棄的是哪一種?大多數人的答案是:視力。
視力對應的人體器官是眼睛,眼睛是我們獲取外界資訊的主要來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捫心自問,你對眼睛與相關疾病的認識有多少?就像太陽餅沒有「太陽」一樣,眼科的專有名詞同樣讓人匪夷所思。你知道玻璃體其實沒有「玻璃」,角膜也沒有「角」嗎?你知道白內障患者的眼睛不一定是白的,青光眼也不是青的嗎?
更實際一點的問題是:當眼前突然一片模糊,你應該馬上去醫院掛號,還是觀察個幾天就好?
面對年齡增長、生活壓力、環境光害,以及過度使用 3C 產品等影響視力的隱憂,現代人普遍缺乏足夠的護眼知識,也未必對眼睛的構造與疾病有基本概念。通常都是等到真的「出問題」時,才急忙到醫院尋求醫師協助。然而,醫師的門診時間有限,在簡短的問診過程中,細節往往無法解釋得非常清楚,導致許多患者看診後只知病名,卻不太清楚病灶從何而起。
為了解決這樣的困境,行醫 40 餘年、造福萬千病友、享譽國際的視網膜權威楊中美教授,邀集台大眼科各次專科領域的醫師,將實務上常見的護眼迷思、視力保健問題、眼疾成因和治療方法,與近年眼科醫學發展編寫成冊,提供給大眾一本兼具知識性、實用性與可讀性的眼科入門書。
楊教授強調,假如每個人都能對自己的眼睛,甚至是對可能罹患的眼疾有初步了解,那麼當症狀出現時,不僅能及早發現、正確就醫;與醫師溝通時,也較能理解醫囑內容,減少醫病的誤解與糾紛。同時他提醒,除了遺傳等先天因素,後天的用眼習慣、照明環境、飲食、作息,以及個人有意識的護眼和保養,更是影響眼睛健康的關鍵。
打開這本《好眼力》,你會發現這並不是一本艱澀的醫學教科書,也不是眼疾患者才需要的衛教手冊,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放在書架上,可隨時翻閱的健康指南。照顧眼睛,就是照顧自己感知世界的能力。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守護眼睛健康,常保「好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