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對抗3C時代惡視力!你一定要知道的眼疾與保健觀念
擁有正確的護眼知識,能有效從源頭杜絕眼睛疾病的發生
擁有一雙晶亮的靈魂之窗,是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關鍵。眼睛好,人生是彩色的;眼睛不好,整個「視界」就會變得扭曲模糊,甚至一片黑暗!
台大眼科楊中美醫師行醫與教學40餘年,看診名額一位難求,寶貴知識經驗首度出版成冊。本書涵蓋多領域眼科知識,幫助大眾破解常見護眼保健迷思,有效從源頭杜絕眼睛疾病的發生。
全書超過40張精美插畫、圖表,行文間穿插小辭典、相關故事、門診案例等,兼顧資訊豐富度與易讀性。
楊中美醫師日常護眼之道
▶ 閱讀時,字體大小要適中:多使用大螢幕,少用手機、平板等小螢幕。
▶ 環境照明需充足:光線昏暗時,眼睛視物會比較吃力。
▶ 注意姿勢:斜躺在沙發或床上,近距離閱讀容易加深近視。
▶ 眼睛應適時休息:適時轉移視線,望向遠方或起身走動。
▶ 當時機可熱敷眼睛:熱敷可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放鬆眼睛小肌肉。
▶ 眼睛也需要防曬:出門盡量戴墨鏡、帽子,減少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
▶ 配戴適合自己的眼鏡:眼鏡除了要看得清楚,更要戴得舒適。
好評推薦
預防勝於治療,但是市面上並沒有針對如何保護靈魂之窗的完整全面性參考書。書是唯一不死的東西,特別是在這個資訊碎片化的時代,閱讀還是尋求困難問題解方最有效的方式。「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沒有不治之症。」為了提供正確保護眼睛的知識,提升民眾對身體健康的意識,前台大眼科部主任楊中美教授,不惜花費時間,和他的團隊,用言簡意賅的方式,淺顯易懂的語言,出版這本全方位的護眼巨著。
本書內容不僅具權威性,也具相當的可讀性,是關心自己眼睛健康的普羅大眾必備的家庭保健書籍,也是相關醫護從業人員與病患解釋溝通的最佳參考書。本人鄭重推薦,希望人人都擁有美麗健康的靈魂之窗!
——吳明賢/台大醫院院長
大家都知道沒有眼睛日子不好過,卻不愛惜(或不知如何愛惜)眼睛,直到有一天眼睛出了問題,才追悔莫及。我自己曾受視網膜剝離之苦,對此感受特別深。本書提供了眼睛保健的重要知識,讓我們知道如何防患於未然。自己的眼睛自己顧,請從閱讀楊醫師這本書開始吧!
——管中閔/台大前校長
《好眼力》一書是眼科權威楊中美教授為一般民眾撰寫的護眼寶典。書中不僅詳盡介紹了各種眼疾,還貼心的涵蓋了病患最常詢問的問題,可謂實用且淺顯易懂的護眼指南。
楊教授不僅是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的前理事長與創始人之一,更是國內外備受尊敬的眼科大師。本人自台大醫學院求學時期便受教於楊教授,深知他在專業領域的深厚學養與卓越貢獻。此外,楊教授的中英文素養同樣精湛,使得本書的內容既專業又通俗易懂。他以深入淺出的敘述風格,娓娓道來眼科知識,更時而輔以切合主題的詩文,使閱讀過程不僅無醫學專業的距離感,更增添幾分雋永的趣味。
這本書凝聚了楊教授多年來的臨床經驗與智慧,以親民的方式分享給廣大讀者。不論是一般大眾希望了解眼疾與日常保養,或是醫師希望更有效的與病患溝通、理解患者的疑慮,本書都是極具價值的科普與工具書。
——鄭成國/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理事長
推薦序 健康置頂,快樂幸福/吳明賢
作者序 欲擁千里目,且識靈魂窗/楊中美
第1章 破解護眼保健迷思
「有近視就不會得老花?做眼球運動可訓練眼力?吃葉黃素能保養眼睛?」等16個迷思破解
第2章 護眼保健常見問答
「長時間盯螢幕有救嗎?近視該不該做雷射手術?幾歲需要做眼睛檢查?」等23個問題解答
第3章 眼睛結構與視網膜構造
第4章 視網膜相關眼疾
飛蚊症/後玻璃體剝離/視網膜剝離/中心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黃斑部前增生膜/黃斑部裂孔/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視網膜血管阻塞/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及柯氏症/脈絡膜及視網膜腫瘤/遺傳性視網膜病變
第5章 白內障
第6章 角膜構造及相關眼疾
角膜常見疾病/急性結膜炎/乾眼症/近視/散光(亂視)/遠視、弱視、斜視/老花眼
第7章 青光眼及其他眼疾
青光眼/虹彩炎、葡萄膜炎/視神經相關病變/甲狀腺凸眼症/眼瞼與眼袋相關問題
第8章 護眼之道
欲擁千里目,且識靈魂窗
我在住院醫師時期就對視網膜疾病的診治有濃厚的興趣。在台大醫院升任主治醫師時,也如願進入視網膜次專科領域研修。進入主治醫師的初期,正好趕上了眼科在各次專領域均開始蓬勃發展的時刻,尤其在視網膜領域。
新的檢查機器,拓展了各疾病致病機轉的觀念;治療藥物及器械的開發,在理論進展的指引下,更形成了良性循環,使得許多以往束手無策的疾病,均有了治療方式,以往可治但效果有限的疾病,治療成功的機率也大為提升。犖犖大者包括老年性及深度近視黃斑部病變的診治、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黃斑部裂孔的治療、各類葡萄膜炎的藥物治療等。其他次專領域,如角膜移植的手術革新、白內障手術方式的突破、人工水晶體材料及設計的改良,使得更多的病友受惠。基因治療及人工電子眼等以往從未開發的領域,也逐步進入臨床應用的階段。另外,近年來生活方式及用眼習慣的變化,讓各種眼科疾病均出現普遍化、年輕化的趨勢,眼科門診的病患也迅速增長。
任職眼科專科醫師以來,在臨床上,自認對病患均希能盡力診治。唯有一事略感遺憾,診間時常看到許多疾病明明可預防或早期治療,卻因病患認知不足而導致疾病發生或加重。眼科疾病的資訊雖容易於網路查找,坊間卻少有整合視網膜及眼科保健的完整專書。
機緣湊巧,接到天下文化邀請,希望我寫一本眼科的科普書,提供眼科保健專業知識。我心想,若藉此機會提供一本涵蓋近來醫學發展的眼科科普書籍,能夠讓讀者查詢眼科門診或住院時常提出的問題,應該對民眾的眼科保健有所幫助,也可稍解行醫多年隱隱的遺憾。起初是希望內容專注在視網膜領域,較能駕輕就熟,但轉念思考,全方位的科普對民眾幫助較大,且各次專科間其實有千絲萬縷的交集,遂決定勉力而為,書寫涵蓋多領域眼科臨床知識的科普書籍。
本書各章節編排如下:第1章及第2章先繞開了各次專領域特有疾病的描述,以快問快答方式列出常易被誤解的課題,並說明解釋了一些病友們常詢問的題目。這兩章的目的旨在引發讀者閱讀興趣,做為後續各章節的引子。第3章介紹眼睛結構,以及視網膜與視網膜周遭的構造。
第4章起,開始依各次專科領域較常見或重要的疾病闡述臨床相關資訊,重點在各疾病特徵、疾病發生時病友該注意的特點,以及如何預防。第4章為視網膜疾病,篇幅較大。第5章敘述白內障相關知識及近來的治療發展,也談到人工水晶體的選擇。第6章談角膜疾病,以及與角膜密切相關的屈光問題。第7章敘述青光眼相關的實用知識、分類及預防,同時觸及眼內發炎、視神經病變,與常見的眼整形問題。第8章以日常如何護眼做為全書總結。各章節內不時插入文字方塊,將重要訊息歸納於內,以便參考。
台大眼科有許多各領域專精的同仁們,對本書的補充與修訂提供許多幫助。這本書雖由我掛名,其實結合了各次專領域的專家共同參與始得完成,在此有必要說明並致上高度謝意,包括:朱筱桑醫師及劉欣瑜醫師(角結膜領域)、夏昀醫師(青光眼領域)、謝易庭醫師(白內障領域)、魏以宣醫師(眼皮眼整形及甲狀腺眼疾領域)、林昭文醫師(視神經領域)、侯均賀醫師(屈光斜弱視領域),更要感謝撰寫全書初稿的資深醫藥記者黃靜宜女士。
如前所述,近年來眼科的發展相當迅速,各種觀念及治療推陳出新,身為專業眼科醫師必須協助民眾在漫天的資訊中篩選正確觀念,以為靈魂之窗保健依據。本書在有限篇幅中,將眼科各次專科領域的重要議題簡要敘述,希望民眾遇上關乎眼科保健的諸多疑問時,多少能在此書中得到答案。尤其希望讀者閱讀本書後,對重要的眼疾能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從源頭上杜絕疾病的發生。
個人在眼科領域學習教研及服務超過40年,得到師長、同儕、學弟妹、病友們等許多人的幫助,點滴在心。在此要謝謝天下文化的籌畫,眾同仁的用心協助,使本書得以問世。更要謝謝妻子劉喻篔醫師在我行醫生涯內無盡的支持。
謹以一詩作結:
幼犢不畏習百技,老驥猶思致千里。
豈圖剩年增爵祿,唯念靈窗復生機。
稠雲密霧偶遮徑,青山白月長伴跡。
回首遙看來時路,風雨陰晴都寫意。
健康置頂,快樂幸福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幸福感的來源不源自多數人追求的金錢、地位等,而是一生擁有快樂的身體與和睦的家庭。尤其是健康,更是人一生奮鬥的基礎,它不僅是一種身體狀態,還是一種生活方式。正所謂「長壽本無祕訣,養生卻有方法」!而且病魔之前,人人平等,無論是錦衣玉食的達官顯要,還是努力生活的平民百姓,不注重養生,只好養醫生。因此人人都需要有健康識能,掌握疾病變化的規律,才能趨吉避凶,做出最適宜的決策,更安全有效的維護自己個人的健康。
眼睛被稱為「靈魂之窗」,它決定我們感知世界的方式。視力表現會影響工作方式、與困難環境的連結方式、探索世界的方式,以及日常生活的方式。眼睛是相當複雜且十分重要的器官,但是環境和疾病很容易造成這脆弱器官的傷害。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有云:「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可見器官的衰老,由眼睛開始,而且自古甚至自中年即可發生。隨著人類進入工商業社會及數位時代,長時間使用3C產品、加班熬夜、缺乏適當休息,加上高齡化社會來臨,眼睛乾、視茫茫之人,於今尤烈!現況是無論大醫院或基層診所的眼科,總是人滿為患!
預防勝於治療,但是市面上並沒有針對如何保護靈魂之窗的完整全面性參考書。書是唯一不死的東西,特別是在這個資訊碎片化的時代,閱讀還是尋求困難問題解方最有效的方式。「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沒有不治之症。」為了提供正確保護眼睛的知識,提升民眾對身體健康的意識,前台大眼科部主任楊中美教授,不惜花費時間,和他的團隊,用言簡意賅的方式,淺顯易懂的語言,出版這本全方位的護眼巨著。
全書共有八章,從民眾最關心的議題開始,包括破解護眼保健迷思、護眼常見問答,到眼睛結構與視網膜構造、視網膜相關眼疾、白內障、角膜構造及相關眼疾、青光眼及其他眼疾,最後以護眼之道終結。內容不僅具權威性,也具相當的可讀性,是關心自己眼睛健康的普羅大眾必備的家庭保健書籍,也是相關醫護從業人員與病患解釋溝通的最佳參考書。本人鄭重推薦,希望人人都擁有美麗健康的靈魂之窗!
台大醫學系畢業,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共同創始人。現為台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曾任台大醫院眼科部主任、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理事長。專長於視網膜及玻璃體疾患之診治。
身為國際視網膜領域著名學者,多次受邀於亞太眼科醫學會、亞太玻璃體視網膜學會、各國眼科醫學會、兩岸眼科醫學會等學會演講。2016年當選亞太眼科教授學院院士,並獲頒亞太眼科醫學會成就獎。
常以「術精德厚」自勉,持續專注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黃斑部疾患的診治、教學及前沿研究,推廣大眾的眼部保健。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民生報》、《蘋果日報》資深醫藥記者,其後轉至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主編《好心肝》、《好健康》雜誌,致力於產出優質與可信賴的醫藥健康內容。醫藥之外書寫類型多元,曾獲第七屆台北文學獎。著有《搭地鐵玩遍北京》、《無界花園:李天德的築夢人生》(合著)。
2025/03/31
BGH214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6264173179
256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