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沒有什麼事是一成不變的。觸發點總會出現並改變你的人生。
想要重塑你的人生,就必須起身去做某件事。現在,是時候把阻礙你前行的問題一個一個解決了!
每個人腦中都有這些聲音:
要是我犯了錯怎麼辦?
要是我看起來很蠢怎麼辦?
要是我做了不對的事,事情沒照我希望的方式進行怎麼辦?
要是朋友批評我怎麼辦?
要是家人不贊同怎麼辦?
事實是:「恐懼是行動的敵人。」恐懼奪走了你的選擇權、侵蝕了你的好奇心、癱瘓了你的勇氣。
但這裡還有一個更強大的事實:「行動是恐懼的敵人。」行動瓦解了恐懼,並且創造全新的可能與能量。沒有什麼事比採取行動並從中學習,還更振奮人心的了。
另外還有一個事實:重塑人生並非一場不及格就會被當掉的考試。
你沒必要讓這過程變得困難、複雜或充滿焦慮。不管別人是怎麼跟你說的,每一天都是你餘生裡的第一天。但你不是下定決心就不能反悔;你不必做著自己一開始決定要做的事,並任由它把你帶往不歸路。你所做的只不過是帶著選擇、好奇心與勇氣踏出第一步,朝向賦予你使命感的重塑人生。
至於那些恐懼與批評的聲音,你不妨就按下靜音鍵吧!
無論你做得是好或壞,都不會有人打分數,也沒有老師或權威人物等著要批判你。
畢竟,你要怎麼替一場冒險打分數呢?你要如何評價自己人生這場獨一無二的實驗呢?
你所需要做的就只是徵求自己的同意,然後踏上選擇的旅程,看看這一切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現狀並非固定不變的
你可能卡在現狀動彈不得,或只是太喜歡現狀了。
然而,不採取行動並不能維持現狀不變,因為事情總會改變。
因此你必須牢記一點:「現狀並非永遠都是現狀。」在成為目前的現狀前,它也曾是新的、陌生的、未嘗試過,甚至讓人不舒服的狀態。「採取行動」不僅為你打開眼前的道路,也曾創造出你所走過的路,才會把你帶到今天這一步。
沒有什麼事是一成不變的。觸發點總會出現並改變你的人生。
所以現在的問題是:「誰才是你人生的主宰?」
即使你只是試圖擁抱現狀,不希望有所改變,這都意味著你把自己人生的主導權交給外在的力量,也意味著你拒絕做出選擇,被動接受所有發生在你身上的事。
感覺自己卡住,並沒有什麼不對。
但放任自己卡住,則一點都不對。
數位編輯整理:陳孟君,邱千瑜
Photo:Bruno Caimi,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