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你是否常因頭痛、經痛或肌肉痠痛而頻繁依賴止痛藥?市面上常見的止痛藥如普拿疼、EVE、布洛芬等種類繁多,各有不同的適應症與副作用。尤其是頭痛時,選擇正確的止痛藥不但能快速緩解不適,也能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風險。
除了預防性藥物,治療頭痛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止痛藥,例如普拿疼。
止痛藥是急性期的治療藥物,主要在頭痛急性發作時給予,功效是止痛。很多人以為普拿疼是頭痛藥,但其實也常常用來治療其他疼痛,例如經痛,在藥局可以直接買到。另外一類常用止痛藥,例如EVE、布洛芬、阿斯匹靈、希樂葆(Celebrex®)和萬克適(Arcoxia®),也是一般很常見的止痛藥,又稱為非類固醇抗發炎藥,能緩解包含頭痛及關節炎等因發炎造成的各種疼痛。
急性期的頭痛治療藥物大致分成以下幾種:乙醯胺酚、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麥角胺及翠普登。前兩者比較沒有專一性,後兩者只對頭痛有效。
第 1 類:乙醯胺酚
● 常見名稱:普拿疼、泰諾
● 常見副作用:過量服用可能造成肝的問題
有一般普拿疼及加上咖啡因的普拿疼加強錠等。普拿疼在台灣是廣為人知的止痛藥,我們以往在做國中生頭痛調查就發現,幾乎全國的青少年都知道普拿疼。
普拿疼是藥物的商品名稱,主要成分是乙醯胺酚,同樣成分的止痛藥在台灣就超過一百種,斯斯也是其中之一。
乙醯胺酚類止痛藥的安全性高,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使用於治療兒童的頭痛,也是懷孕及哺乳婦女偏頭痛發作時的首選藥物。
至於過量服用的定義目前沒有定論,1990 年代,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規定,普拿疼每日可服用最大劑量是 4,000 毫克,當時 1 顆普拿疼是 500 毫克,1 天吃 8 顆就過量。
但到了大約 10 年前,又做出更嚴格的規定,每日可服用最大劑量是 3,000 毫克,也就是說1 天吃6 顆就過量。
為什麼最大劑量愈來愈嚴格?原因是他們發現,許多西藥裡都含有普拿疼成分,像是咳嗽藥水、感冒藥水等,舉例來說,患者吃普拿疼,他知道這是普拿疼,可是他同時又喝了感冒藥水,裡面也有普拿疼成分,另外像市售肌肉鬆弛劑可能也添加了普拿疼,因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為,藥物上限應該要訂定得更嚴謹。
尤其是普拿疼這類藥物使用過量會伴隨很多副作用,例如肝傷害等,所以把上限從 4,000 毫克調降為 3,000 毫克。
目前台灣的上限還是 4,000 毫克,也就是 1 天吃 8 顆就過量。
第 2 類: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 常見名稱:EVE、百炎、伊普、布洛芬、阿斯匹靈、希樂葆、萬克適
● 常見副作用:腸胃不適、消化不良、腎功能異常
除了乙醯胺酚,一般醫師最常開立的止痛藥是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常見副作用是腸胃不適(希樂葆和萬克適不會)、消化不良等,胃部及腎功能異常的人,要盡量避免這類藥物。
現在國人到日本旅遊很愛買的止痛藥EVE 主要成分即為布洛芬,也就是一般人說的消炎止痛藥。這類藥物在台灣的種類非常多,最知名的叫做百服寧、五分珠(現已停產),另外像安舒疼(Advil®)也屬這類藥物,在台灣都很容易買到。
以專業角度分析EVE,其實它算是不錯的止痛藥,又含有咖啡因,能增加藥物的效果。前一陣子我去日本,看到藥妝店貨架上EVE 的位置全是空的,店員告訴我都被亞洲其他國家的旅客買光了。
第 3 類:麥角胺
● 常見名稱:易克痛、樂息痛
● 常見副作用:引發心血管疾病、胸悶、心悸、噁心、拉肚子
前文已經介紹過這類藥物,它會造成血管收縮,引發心血管疾病等多種副作用,現在比較少用。有研究指出,如果太頻繁使用,可能造成中風機率增加。
第 4 類:翠普登
● 常見名稱:英明格、羅莎疼
● 常見副作用:胸悶、噁心、頭昏、疲勞及刺、麻感
英明格在台灣有鼻用噴液劑與口服速溶錠,前者可用於會產生嚴重噁心、嘔吐的患者,以及叢發性頭痛的治療上。這種藥物與麥角胺類藥物相似,要避免用在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身上。
總而言之,止痛藥的重點都在「不要使用過量」,1 週不能吃超過 3 次,或 1 個月不能吃超過 10 次。
例如有位頭痛患者告訴我,他每天吃3 次止痛藥,1 次吃 3 顆日本有名的 Lulu, 隔一陣子又換吃另一種日本製的止痛藥,他覺得很平常,就我來看,他1 天就把1 週的分量吃光了,顯然已經過量。
也有人擔心,平常頭痛都已經吃到普拿疼「加強錠」了,是不是表示很嚴重?我的回答是:「還好,我們該用的藥都還沒有用到。」
因為加強錠常給人「藥效很強」等於「藥量很重」的誤解,其實普拿疼加強錠的成分很簡單,就是普拿疼加上65 毫克的咖啡因,咖啡因也能治療頭痛,若每週吃2 天以內,並不會造成過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