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按照伊斯蘭教教義,女性是必須受到保護的一群。但過度保護卻扼殺了許多女性的人生發展,甚至有人假「保護」之名,對女性行「迫害」之實。我們必須思考,這樣的保護是否已經過時而失去意義?
有一次一位很要好的朋友邀請我到她家作客,她家就在伊爾比德城,距離學校大門只要一刻鐘腳程。她的房間裡有一張烏黑長髮的漂亮女孩照片,我為這女孩的艷麗驚呼,問我的朋友她是誰?她告訴我是剛過世一年的妹妹。我心裡充滿疑問,但不好啟口。她不避諱地說妹妹是被爸爸用獵槍殺死的。爸爸因為「羞恥罪」被判兩年緩刑。那是我第一次聽到「羞恥罪」這個名詞。
儘管經常被詬病,但在許多阿拉伯國家法律中還是存在著「羞恥罪」。這是一種傳統部落對女性貞節或名聲的過度苛求。家庭女性成員或部落婦女,若在行為上汙辱了家族名聲,譬如嫁給異教徒或未婚懷孕等,家庭男性成員便可挺身而出,懲罰這位破壞部落與家庭聲譽的婦女。這些維護家族榮譽的男性成員,在「羞恥罪」的保護之下,通常會輕判或甚至無罪釋放。
原本這種被世人詬病的傳統漸漸要被摒棄了,但讓人頗為意外地是,「阿拉伯之春」後它更興盛了,就像「泛伊斯蘭主義」愈來愈旺盛一樣。所謂的「進步」,在阿拉伯界的解讀,顯然與世人的認知是不一樣的。
她的妹妹生前在我們學校念書,系上有位男同學經常和她在校園內走在一起,兩人有時也會一同坐在女生宿舍前的橄欖樹園裡。嫉妒者把這消息傳給她爸爸知道,保守的父親感到家族聲譽受辱,因而羞憤殺死親生女兒。這女孩和她男友唯一單獨坐在一起的地方是學校裡的橄欖樹園,即使是在空曠橄欖園中的獨處,她爸爸一樣難以釋懷。
《古蘭經》裡對橄欖樹有很透澈的描述:「真主是天地的光,他的光像燈座,那燈座裡有一盞燈,那盞燈在一個玻璃罩裡,那個玻璃罩彷彿一顆燦爛的星辰,用吉祥的橄欖油燃著;它不是東方的,也不是西方的,它的油,即使沒有點火也幾乎發光,光上加光,真主引導他所意欲者走向他的光明。真主為眾人設了許多比喻,真主是通知萬事的。」(24:35)換言之,若要生產上等的橄欖,它一定「不是東方的,也不是西方的。」亦即橄欖樹的樹與樹之間有很寬的距離,早晨與下午的太陽照射下所形成的最長樹影,都不至於遮蓋其旁邊的樹。我們學校的橄欖樹便是依據這個標準而種植,若有人坐在橄欖園裡,路人可一眼望穿。
約旦報紙每年總會有文章討論羞恥罪的問題,並實地採訪一些發生事故的家庭。我記得曾經看過一篇報導,一位未婚女孩被哥哥性侵,因此而懷孕,哥哥居然名正言順指控妹妹不守貞潔有辱家族聲譽,而殺死妹妹。儘管這種事是極少數,但誠如阿拉伯諺語所說:「少惡都嫌多」,幾乎讓人感覺要窒息。
數位編輯整理:賴仕豪,陳子揚
Photo:craigfinl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