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台灣外交橫逆,企業不畏挫折、奮力前進,絕對可以擔得上「英雄」兩字。
楊艾俐
30多年來,我訪問了300多位國際及台灣政經領袖,對於東征西討,建構商業帝國的台灣企業家,我的確佩服,享受過他們的智語珠璣,感受「江山代有人才出」的他們。台灣外交橫逆,企業必須在兩岸、兩黨(現在又得算上美國的川普)夾縫中生存,他們不畏挫折、奮力前進,絕對可以擔得上「英雄」兩字。例如以前的王永慶,現在的郭台銘、張忠謀。
我和郭台銘成長於同樣年代,台灣的三、四年級生絕大部分都成長於清寒,百無聊賴絕對不是青春的代名詞,貧窮、戰爭的陰影,物質缺乏,不管小確幸、大確幸都是遙遠的夢想,因為現實很骨感,大學畢業後急惶惶地找工作,大學學費已經是父母東湊西拼,親戚半資助來的。
最好是找份穩定工作,拿薪水、任公職,郭台銘和一般人不同,選擇創業,而且不甘於只做中小企業,做單一種產品,他要與國際上的百年企業,頂尖品牌競爭,都要做第一,從世界地圖中的偏遠一角勝出,這位拚天下的台灣之子,的確是英雄。
2016年,郭台銘經過4年多不屈不撓的努力,完成了30多年的夢想—鴻海購併了夏普—連歷年來對他頗有微詞的本土企業家也不得不佩服,台灣企業首次入主日本知名品牌。台灣不再只靠日本技術轉移,而要在日本崢嶸頭角了。
英雄也肩負太多眾人期待,股東希望他更賺錢,年輕人希望他指點創業迷津,還有很多人希望他出來選總統,民調還超過現任總統。期待過多,還會動輒得咎,2010年富士康因為連13跳事件,給員工加薪一倍,但是卻引起附近外商的不滿,因為自己的工人也示威要求比照。面對很多期待,郭台銘雖然肩膀寬闊厚實,還是很難承擔得了。當年鴻海股票上市,一飛衝天,他賺錢多多,很多人嫌他不做公益;2007年後,妻子及弟弟相繼身故,他積極做公益,又有人擔心他是否會分心。2016年鴻海尾牙時,八仙塵爆一位受害者「韓寧」向他獻花,謝謝郭董當年相助,郭台銘得趕緊出來解釋,為何沒有幫助其他受害者。
2016年,鴻海面臨20餘年來的第一次營業額衰退,從頭到尾9個小時的鴻海年終尾牙裡,不管菲哥的詼諧,女歌星的渾身解數,郭台銘及高階主管都臉色凝重。在五點半開始的記者會裡,郭台銘說,前一個晚上,「看新聞看到一點鐘,深感今年面對太多不確定因素,說什麼都對,也說什麼都錯。」今年雖然看到金雞,但撲朔迷離,看得到蛛絲但看不到馬跡,2016年鴻海交出了一張應該檢討的成績單,和去年其他幾次公開場合相比,例如4月2日宣布鴻海夏普結親成功,6月股東會的銳氣飛揚,英雄似有落寞之情,連旁觀的我都會有些「英雄不許見白頭」的悵惘。
天高水遠,海闊地長,也許應給英雄一些空間和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