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郭台銘花很多時間在年輕人身上,希望培養出下一代領導人,以接續鴻海光輝,鴻海每年在台灣暑假都招收兩萬名大學生,新生訓練時郭董一定去講話,教導鴻海精神。
圖片來源:陳柏年 攝影
郭台銘花很多時間在年輕人身上,希望培養出下一代領導人,以接續鴻海光輝,鴻海每年在台灣暑假都招收兩萬名大學生,新生訓練時郭董一定去講話,教導鴻海精神。然後放到工廠半年實習,因為郭董認為習比學重要,也會定期挑選優秀年輕人去董事長辦公室歷練,或者做特別助理,緊接著再放到事業部門,獨當一面。
特別助理看起來位高權重,但是充滿考驗,例如一位鴻海離職部屬說,郭董常會指定某位特助去蒐集某個部門的資料、營運狀況、市場比較等,每個部門主管都掌管幾千億營業額,而且資歷在鴻海一定比你久,並不一定要鳥你,這時就在考驗這位年輕人是否能協調、是否靈通,及利用資源的能力。
他在台灣的演講大部分都針對年輕人,而且非常重視,例如2012年他在台大的演講,是前晚趕回來,當天一早還特別去染髮,遮蓋自己的灰色鬢角,還穿上皮夾克和牛仔褲,要爭取年輕人認同。「你們台大的,我來一個收一個。」他豪語道,但大家都知道這不可能,只是說說而已。2011年12月1日鴻海高雄軟體園區動工當天,有一位台中年輕老師帶了多位學生,專程到高雄參加鴻海主辦的青年創業論壇,當場他邀請郭董到台中,郭董竟然立刻答應。只是沒想到,行程忙碌的郭台銘,竟在2個星期內就實踐了承諾,在逢甲大學做了一場演講。當天進場時,郭台銘帶著招牌太陽眼鏡,氣勢十足,馬上吸引全場目光。
2016年7月盛暑時節,永齡基金會投資的生技醫療年輕團隊H Spectrum的研究成果,郭台銘也是前一晚十點趕回來,第二天下午二點半準時出席,也穿上有著H Spectrum標識的白色T恤。90名年紀都不到35歲的青年在場,郭台銘一一點評他們的提案,給資金、給經驗,還一一點破連創業可能面臨的風險,4小時課程,被媒體喻為這是20億元一堂的課。郭董真捨得。
他常在各種場合,告訴年輕人成功三特質,第一個特質是你要有passion(熱情),要執著,有的人為興趣工作,有的人為理想工作,而有的人是為了錢工作,但是最好是能三方面都結合。
他並且舉他年輕的現任太太為例,曾馨瑩從小喜歡舞蹈,大學也繼續主修舞蹈,畢業後教舞賺錢,教過林志玲和蔡依林,曾馨瑩說她婚前活得很自在,教舞一個月收入20多萬元。因此嫁給郭董並不是為了錢。
第二個成功的特質,就是不怕挫折,一定要有面對挫折的勇氣。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連續而且重大的失敗就成功,必然是曇花一現,是偶然的。
第三個是一定要樂觀,要正面思考,不要負面思考,郭台銘的名言裡有「天底下沒有完美的辦法,但絕對有更好的辦法」,也有一條「打敗自己的永遠不會是別人,一定都是你自己。因為第一個說放棄的都是你自己」。
但是他覺得台灣年輕人太追求小確幸,90年代初,台灣經濟如日中天,他發覺當時台灣年輕人只喜歡開咖啡廳,或真正打拚,就說台灣前途可慮,現在的台灣年輕人更耽於逸樂或者示威抗議。他反而欣賞大陸年輕人的肯幹與創新。去年下半年他馬不停蹄在大陸各地演講,就是希望有更多年輕創業者來參與他往後的事業。
郭台銘感性訴求:「我的位置絕對屬於年輕人,希望他們都能成為實體經濟的接班人和領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