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老」是無可避免的身體現象,但「老」也是智慧的巔峰與人生黃金歲月。用心照顧好身體健康與心靈活力,父母和我們都可以「不老」。
圖片來源:pexels 文/楊郁慧,遠見.天下文化編輯部副總監
台灣是亞洲最早高齡化的國家之一,僅次於日本。
二○一八年三月底,台灣老年人口已達總人口十四.五%,正式來到「高齡社會」。到二○二六年時,台灣老年人口將突破二○%,躋身「超高齡社會」之列。推動高齡醫學,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
隨著科技與醫學的進展,今日的老人一點也不「老」。許多年過六十的人士只要身體健康、活力充沛,仍能持續工作或學習,或是過著充實愉悅的退休生活,盡情享受「第二人生」。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在國外完成老年醫學完整訓練後回台大醫院服務,是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重要推動者。《顧爸媽,這樣做最安心》整理了中年兒女可以為父母關心留意的日常保健事項,乃至於多種常見老年疾病的預防與照護方式,幫助我們時常替爸媽顧健康、顧快樂。
.中藥、西藥只要隔一小時吃就沒關係?
.保健食品多多益善,不治病也強身?
.聽說打疫苗有副作用,到底該不該打?
.年紀大就要飲食清淡才健康?
.如何替爸媽安排健檢?
.忘東忘西,鐵定是失智了?
.退休就要享清福,要爸媽別沒事找事做?
青壯年兒女正值職場家庭兩頭燒的階段,往往無暇多關心老人家,一回頭才驚覺歲月匆匆流逝,父母不再身強體健、不再屹立不搖,不再是當年替我們頂住天塌地動的參天大樹……
詹鼎正感性的說:「希望這本書不只是一本保健書,更是一個溫暖的提醒,提醒為人子女的我們,愛要及時、關心要及時。」
另一方面,為人子女者也可以透過這本書,客觀的認識「老」,破除對「老」的焦慮與迷思,為父母與自己預約美好老年。
「老」是無可避免的身體現象,但「老」也是智慧的巔峰與人生黃金歲月。用心照顧好身體健康與心靈活力,父母和我們都可以「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