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你痛苦,是因為你有病。達到學業、事業的高峰,憂鬱症卻悄然上身,尤虹文漫長的療癒之路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陳怡琳 ,天下文化副主編
你痛苦,是因為你有病,平時一定要情緒養生
人為什麼會心神崩潰散亂?
人為什麼會想要傷害自己?
你知道負能量聚在哪裡嗎?
很小的時候,有一次跟弟弟發生爭執。我在盛怒下用力打了他,接下來的感覺至今依然記得,我的怒氣就像顆氣球瞬間消風,太神奇了!這就是情緒養生……並不是。
當時不懂事,不知道如何處理怒氣(或各種累積心底的情緒),只能很原始的動手動腳。長大之後,情緒升起,很多人選擇壓抑、麻木。
甚至有些人,在追求夢想時太過用力,完全忽略身心的感受,身體都以小病痛對你發出「溫柔的提醒」,你依然故我拚命三郎般往前衝。尤虹文也曾是這樣。
她十五歲離家,隻身赴美念高中,一面精進音樂,一面拚命念書。三年後,她以優異成績進入哈佛經濟系,後來更取得茱莉亞音樂學院大提琴碩士學位。這段經歷,她記錄在兩本書裡,鼓舞了不少人: 《為夢想單飛:一個台灣女生上哈佛的成長故事》、《哈佛教我的18堂人生必修課》。
剛到美國時,她年紀還小,不懂得照顧身體,為了省錢和搶琴房,她省下學校自助餐廳的費用,每天到學校地下室量販機,買一塊美金的微波漢堡充飢。
完美主義讓她達到學業、事業的高峰,憂鬱症卻也悄然上身,她仍渾然未覺身體發出的警訊。直到那場改變命運的演出,她才驚覺,在異鄉獨自賣命衝刺的這些年,完全忽略了承載心靈的身體。光鮮的表象背後,是早已破舊不堪的身心。
她察覺自己的問題,尋求心理師的幫助。後來更因緣際會接觸中醫,了解「貴生」(照顧好皮囊)、「情緒養生」的重要性。
一切病由心起,而我們的心,最容易讓情緒迷亂。一旦情緒上升,身體必然會受到負面影響。身體的苦痛又會導致情緒低落,如此惡性循環,永遠不得解脫。所以每個人都需要情緒養生。
情緒養生的重點為:
1.每時每刻覺察自己當下的心境。
2.當情緒升起時,不要壓抑、不要麻木、不要控制、不要管理,情緒不會讓你管或是控制,如同天氣一樣。接受情緒,讓情緒自然流動起來。
3.察覺情緒背後的真相:是看法,是思維模式,是因緣。
4.觀察身體穴位是否已受到情緒影響,自我治療或是找醫師手法治療。
5.重複練習以上四步驟,慢慢學習,做一個沒有「看法」的人。這些人內心世界非常穩定,不會有大起大落的情緒,身體也會非常健康。
現在她知道,若是情緒升起,絕不是忍忍就過得去,讓情緒流動,找到對的出口。然後,在追求卓越之前,先愛自己。請記得,人生是享受,不是忍受。
這段漫長的療癒之路,尤虹文感恩分享,獻給跟她一樣,等待回家的你。
【書籍資訊】
《因為身體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