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思想經濟學》是來自眾多菁英主題式問答的短文合集。針對每一個問題會有不同觀點的回答,讀一本書就等於同時接觸了很多成功者的精髓觀念。
圖片來源:BURST
文/李明憲,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
「思想經濟學」這個書名可能嚇退不少讀者,但這其實是作者維卡斯(Vikas Shah)的網站名稱,當初他希望有一個特別的名稱,後來也成為他出書的書名。他是一位極富有創意與思想的創業家與商業天才,在14歲時就創辦了第一個科技公司,這本書是他採訪各界知名人物的的短文集,受訪者包括軍人、作家、商界大老、政府官員、運動員、科學家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菁英。這些人通常很難被採訪到,這本書卻將他們邀來我們的眼前跟我們談心,所以這是一本很值得收藏的書。
全書涵蓋的話題很廣泛,不是談一些空泛的話題,作者的提問犀利中肯,使得全書豐富又有深度,我最感興趣的章節包括「關於身份:我們是誰」、「創業與精神:創造者和製造者」,智慧的洞見娓娓道來,醍醐灌頂。
其他的章節還包括了諸如「活著意味著什麼?」、「我們如何才能在我們的生活中找到意義」之類的問答,以及「你如何克服恐懼?」,甚至還討論了量子力學以及教育和藝術。例如詩人馬雅·安傑羅(Maya Angelou) 在回答「我們為什麼寫作?」中提到「我們要說的不只是我們長的多高或有多瘦,而是我們的內在。…當詩人寫了一行詩,也許能立即由黑人說給白人聽,由老人說給年輕人聽,或者是有錢人寫出來的東西,窮人也懂,那就是成功的寫作。」我個人出了兩本書,一直在邁向這個讓人易懂的寫作目標,本書的字字珠璣,經常一語中的,讓人豁然獲得啟發。
關於文化的一章也特別有趣,因為它討論了所有形式的藝術表現形式:講故事、詩歌、音樂、電影、音樂、藝術和烹飪。正如作者本人在書中所說「文化不是一件事——它就是一切。」 其他關於歧視和不公正的討論令人著迷和啟發,很多關於戰爭的談話也是如此,南非前總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戴克拉克(FW de Klerk) 談論南非種族隔離的終結,作者也採訪了一名納粹大屠殺的倖存者,並討論了性別歧視、LGBT的權利、殘障歧視和心理健康等話題、也討論了公民積極主義以及我們為什麼需要它。
我喜歡這本書,你可以從頭到尾讀一遍,也可以偶爾拿起並深入研究。我非常喜歡對一個問題有很多回答的書籍,因為看到關於同一主題的不同觀點是件好事,而且讀一本書,等於接觸了很多成功者的精髓觀念,真的是太划算了。
書中每章末尾都有受訪者的簡短傳記,這是優點也是唯一缺點,也就是當受訪者首次出現在章節中時,我希望就在當頁有受訪者簡要說明,以免對於那些不認識的受訪者,我必須來回前後翻閱。
《思想經濟學》是來自眾多菁英問答的精美短文合集,這本書包括一系列可以深入研究的主題,例如身份、創業、領導力、民主、歧視等等,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讓我們思考我們是誰、我們的行為方式以及這個世界的未來,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放在您書架上的一本好書。
【書籍資訊】
《思想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