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林智勝Ngayaw‧Ake’推薦閱讀《愛是一條線》:因為「認同」,拉近了我跟 Kolas 的那一條線。或許大家只熟悉「大師兄」林智勝,但其實我的原住民名字叫Ngayaw‧Ake’ (乃耀‧阿給)。因為「認同」,拉近了我跟Kolas的那一條線,當時成為中華職棒第一位登錄自己阿美族名字的我感到榮幸。
還記得那天是星期一下午練完球,才剛走出球場,接到了Kolas的電話:Ngayaw‧Ake’我將出一本書,是有關於父親、自我認同、信仰、愛,的一本書,書名「愛是一條線」,想請你推薦。當下我沒有猶豫,心想這是我的榮幸,況且球棒拿這麼久了,也該提筆寫故事。
我認識的Kolas是智慧、是勇敢,且勇於挑戰,就像是站上打擊區時,凝視目標,掌握自己節奏並奮力將小白球擊出全壘打,看著球在天空畫出一道美麗弧線,掉落在外野看台最深處,總是會讓不自覺地高舉雙臂,大聲叫好。
圖片來源:味全龍 粉絲專頁
因為「認同」,拉近了我跟Kolas的那一條線,記得當時她擔任桃園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局長,邀請我錄製原住民族日-回復傳統姓名的影片,當時成為中華職棒第一位登錄自己阿美族名字的我感到榮幸。
或許大家只熟悉「大師兄」林智勝,但其實我的原住民名字叫Ngayaw‧Ake’ (乃耀‧阿給)。
我身長在隔代教養的家庭,從小由外公外婆帶大,原住民名字也跟外公郭高楊有關,「Ngayaw是外公的名字,Ake’是外公幫我取的,意思是疼惜,因為我非常尊敬我的阿公,想把他的名字放在我的背後,一起在職棒場上努力」,從小家境貧困,家中三兄妹有時連吃飯都成問題,9歲時我就離鄉背井,遠赴台南打棒球,外公很心疼我的童年,才會用疼惜來取名。
2011年我將球衣繡上原住民名字,記得首次穿上族名球衣,感覺很榮幸,好像代表家族在棒球場上打球。有趣的是,一開始有人戲稱我是洋將,而外國人看到以為是英文名字,我想這或許是另類的收穫,對他們來說,中文音譯名字Chih-Sheng Lin不好念,反而原住民名字用羅馬拼音比較好念,像我2017年去打澳洲職棒時,隊友都直接叫我Ake’,就像個小名一樣,大家距離更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