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一個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我也有很多缺點,但是我很努力,特別是對棒球夢想的追求,我堅持求勝,從不放棄。
一開始想要出書,我心裡就有一個方向:「你所不知道的林智勝。」我想誠實的跟大家分享一切,無論好壞。
一個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我也有很多缺點,但是我很努力,特別是對棒球夢想的追求,我堅持求勝,從不放棄。
在棒球這條路上,有很多人支持我,無論是球迷、朋友、教練還是家人,因為有他們相挺,我才能勇敢的站上打擊區,面對挑戰。
2009年,我拿下全壘打王、銀棒獎、最佳十人游擊手獎、四月份打擊MVP。別人看我很風光,其實我很不快樂。我每天失眠。
雖然人離開球場,心卻離不開,每天深夜,比賽畫面會不斷在我腦中重播,逼得我拿起球棒,不斷練習。
也許別人都以為我很有信心吧,但我不是,我很優柔寡斷,常常感到很害怕。我從小打球就戰戰兢兢,每天都在害怕,一點小錯都不敢犯,只要教練喊集合,我就很怕,一定是有什麼事情。打到職棒還是會害怕,碰到事情都會想很多,連沒有發生的事情,都先想起來怕。
如果那天被三振,我就很懊惱,一邊揮棒,一邊想著要怎麼樣才能打到球;如果那天全壘打,我還是會半夜揮棒,貪心地想要打出更多全壘打。
我從小只有阿公,後來只有教練,教練說什麼都對。長大以後才發現,很多事情不是教練說的那麼簡單,更不是我想的那麼單純。沒有人可以問,只好自己去嘗試,從失敗裡學習什麼是對的,很多時候,會一直在錯誤的事情裡醒不過來,錯太久,最後就失去信心。
為了不要犯錯,不要失誤,就只能靠不斷練習。沒有信心就一直打,打到信心出來為止。
(本文整理自《堅持求勝──林智勝的棒球人生》,天下文化出版)
林智勝,阿美族名Ngayaw Ake,暱稱大師兄。背號: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