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推崇,《戰爭為何發生》作者布拉特曼是一位傑出的說故事者,對我們所有人都提供了重大洞見。《戰爭為何發生》這本書就像一份檢查表,可以檢視我們距離戰爭與和平各有多遠!
文/林榮崧,天下文化顧問
兩岸發生戰爭的機率有多大?美中兩強是否已經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為什麼會發生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發生嗎?
《孫子兵法》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果我們在意繁榮、平等與正義,就必須關心戰爭。
研究全球暴力衝突的頂尖專家、芝加哥大學教授布拉特曼,運用賽局理論和社會心理學觀點,寫出《戰爭為何發生》這本「關於這個最重要主題的最重要書籍」。
布拉特曼從幫派械鬥、內戰的角度切入,再談到國家之間的戰爭,他認為很多人看待戰爭與和平的課題,都落入一些迷思的陷阱,都只關注在「失敗」(也就是關注已經發生了的戰爭),而忽略了「成功」(也就是透過種種手段避免了戰爭的發生),事實上,戰爭是例外,和平與妥協才是常態。
布拉特曼旁徵博引許多歷史事件與國際案例,歸納出引發戰爭的5大根源:
布拉特曼告訴我們如何辨識及警覺這5大戰爭邏輯,並提出4種方式來反制這5種崩解: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Richard H. Thaler)推崇:「這本書反映了布拉特曼在經濟學、政治學和歷史方面的專業見解。布拉特曼是一位傑出的說故事者,對我們所有人都提供了重大洞見。」《戰爭為何發生》這本書就像一份檢查表,可以檢視我們距離戰爭與和平各有多遠!
➢【書籍資訊】《戰爭為何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