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台船公司成立半世紀以來,歷經內外艱鉅的挑戰,秉持穩健務實的精神,戮力完成國家交付的各項重要任務。我們可以驕傲地說,台船精神就是台灣精神。這份榮耀為海洋國家子民所共享、共有。期許台船公司持續發揮造船能量,做台灣最堅強的後盾,讓我們面向海洋、走向世界,繼續打拚!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總統 蔡英文
台灣是海洋國家,位處西太平洋第一島鏈戰略樞紐位置,海岸線綿長,海洋資源維護利用與海疆領域的防衛安全攸關國家生存發展。台船公司走過50年,歷經轉型成長,在台灣的造船技術發展、國防工業自主及海洋綠能開發都扮演關鍵角色。
台船公司於1973年建廠,是台灣重要的造船基地,也是重工業發展的基石。早期,以興造油輪、貨櫃輪等商用船舶為主;1990年代起,承接政府執行國防自主任務,陸續啟動海軍造艦計畫,在船艦設計及建造技術上不斷突破精進,造艦能力深受肯定。迄今只要有海洋的地方就能看到台船公司製造的船舶,是我國船艦產業本土化的重要推手。
近年來,台船公司配合政府國艦國造及能源轉型的重大政策,積極展開多角化布局。在離岸風電方面,今年(2023)完成建造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我國首艘離岸風電海事工作船「環海翡翠輪」,承接離岸風場水下基礎安裝、大型風機運輸等作業,引領台灣海事工程航向新里程。
「國家任務、台船使命」的印記是台船人驕傲的DNA。在國艦國造方面,第一艘萬噸級的兩棲船塢運輸艦「玉山軍艦」已於2022年交艦,並於今年6月正式成軍,為我國海軍兩棲作戰最新戰力;9月,台灣第一艘國造潛艦「海鯤軍艦」完成下水。我要特別感謝台船員工堅守工作崗位,為國家努力付出,完成潛艦國造這個不可能的任務,這份榮耀當屬於「台船人」。
台船公司成立半世紀以來,歷經內外艱鉅的挑戰,秉持穩健務實的精神,戮力完成國家交付的各項重要任務。台船公司與我國2,300萬人民共同成長茁壯,由商船、海軍艦艇、公務船艦的建造與維修,到離岸風電海工事業、潛艦國造,即使面對艱困挑戰,依然堅持目標,以守護家園的熱血及努力付出,一步步將不可能化為可能,向世界充分展現台灣的決心與能耐。
我們可以驕傲地說,台船精神就是台灣精神,在逆境中尋求轉型的契機,在轉型中展現堅強的實力。這份榮耀為海洋國家子民所共享、共有。期許台船公司持續發揮造船能量,做台灣最堅強的後盾,讓我們面向海洋、走向世界,繼續打拚!
➢【書籍資訊】《榮耀船說:台船公司逆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