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日常生活的管理,必須成為一種習慣。而這種習慣只占據每天的十八分鐘

管理這一天
我總是抱著最大的企圖心展開一天。一早走進辦公室時,我心裡隱約知道自己想要做些什麼,然後坐下來,打開電腦,檢查電子郵件。兩個小時之後,我解決了一些人的問題,及時滅了幾場火,並把透過電腦和電話丟給我的問題處理掉了,但這時我已幾乎記不得,打開電腦時原本想要做什麼。我被突擊了,早該放聰明點的。
日常生活的管理,必須成為一種習慣。這個習慣必須夠單純,才能日日實行;必須夠清楚,才能讓我們專注在優先事項;必須夠有效率,才不致造成阻礙;還必須夠全面,包括什麼要做、什麼不要做等等。這種習慣只占據每天的十八分鐘:
‧上班前花五分鐘,規劃當日工作重點。
‧工作時每小時花一分鐘,重新聚焦。
‧下班前花五分鐘,誠實檢討並反省自己。
習慣的力量,就藏在它的可預期性。如果你一再以相同的方式完成相同的事,就能得到預期的結果。而以十八分鐘每日管理計畫來看,可預期的結果就是完成正確的事。
人人都能學會倒立
大部分工作取決於重複,因為反覆進行,我們才會對一件事在行。問題在於我們總是太早放棄。
多年前,我剛成立自己的顧問公司,莉莉那時還不是我們的客戶。我多次邀她見面,她卻一再取消我們的約會。她顯然不想和我見面,我幾乎放棄了。
但這時我了解到一件事,如果我能把情緒放一邊,不把遭拒當作是件令人沮喪的事,那麼打電話給她重約時間,只不過是兩分鐘的事,但卻可能帶來極大好處。
被拒絕多次後,我意外發現,我竟然開始享受這種試圖擠進窄門的過程。我的目標是不斷嘗試下去,直到我能對正確的人說出正確的話,我就擠進門了。
這件事讓我相信,任何人可以達成任何事,只要具備三個條件:
․你想要達成
․你相信自己可以達成
․你享受嘗試達成的過程
在歷經多次取消約會之後,莉莉終於同意和我見面。那年,我們簽下一只大合約,十二年過去了,她仍是我們的客戶,而且仍會取消很多合約。
大部分的成功人士都擁有成長心態,他們利用失敗來自我改善,唯有學習讓他們感到自己聰明,而擁有固定心態的人,唯有當他們做對時,才會覺得自己聰明,所以,他們用盡辦法避免失敗,也因此不會有學習成長。
摘自《關鍵18分鐘》
Photo:Mark Hunter,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