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日常生活的管理,必須成為一種習慣。而這種習慣只占據每天的十八分鐘
管理這一天
我總是抱著最大的企圖心展開一天。一早走進辦公室時,我心裡隱約知道自己想要做些什麼,然後坐下來,打開電腦,檢查電子郵件。兩個小時之後,我解決了一些人的問題,及時滅了幾場火,並把透過電腦和電話丟給我的問題處理掉了,但這時我已幾乎記不得,打開電腦時原本想要做什麼。我被突擊了,早該放聰明點的。
日常生活的管理,必須成為一種習慣。這個習慣必須夠單純,才能日日實行;必須夠清楚,才能讓我們專注在優先事項;必須夠有效率,才不致造成阻礙;還必須夠全面,包括什麼要做、什麼不要做等等。這種習慣只占據每天的十八分鐘:
‧上班前花五分鐘,規劃當日工作重點。
‧工作時每小時花一分鐘,重新聚焦。
‧下班前花五分鐘,誠實檢討並反省自己。
習慣的力量,就藏在它的可預期性。如果你一再以相同的方式完成相同的事,就能得到預期的結果。而以十八分鐘每日管理計畫來看,可預期的結果就是完成正確的事。
人人都能學會倒立
大部分工作取決於重複,因為反覆進行,我們才會對一件事在行。問題在於我們總是太早放棄。
多年前,我剛成立自己的顧問公司,莉莉那時還不是我們的客戶。我多次邀她見面,她卻一再取消我們的約會。她顯然不想和我見面,我幾乎放棄了。
但這時我了解到一件事,如果我能把情緒放一邊,不把遭拒當作是件令人沮喪的事,那麼打電話給她重約時間,只不過是兩分鐘的事,但卻可能帶來極大好處。
被拒絕多次後,我意外發現,我竟然開始享受這種試圖擠進窄門的過程。我的目標是不斷嘗試下去,直到我能對正確的人說出正確的話,我就擠進門了。
這件事讓我相信,任何人可以達成任何事,只要具備三個條件:
․你想要達成
․你相信自己可以達成
․你享受嘗試達成的過程
在歷經多次取消約會之後,莉莉終於同意和我見面。那年,我們簽下一只大合約,十二年過去了,她仍是我們的客戶,而且仍會取消很多合約。
大部分的成功人士都擁有成長心態,他們利用失敗來自我改善,唯有學習讓他們感到自己聰明,而擁有固定心態的人,唯有當他們做對時,才會覺得自己聰明,所以,他們用盡辦法避免失敗,也因此不會有學習成長。
摘自《關鍵18分鐘》
Photo:Mark Hunter,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