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靜靜地走進台灣的核心深處,你會看到善良、勤奮、公義的真實人心。
腦麻媽媽天使心
桃園「木匠的家」的志工,為一名腦麻婦人整修破落房舍時,我也在場探訪。近六十歲、長髮瘦削的婦人見到我,頭歪手舞吱阿唔地頗為激動。她女兒說:「媽媽認識你,因為爸爸去年過世前,每晚都一起看你的節目。」
她說,記得小時候,媽媽帶著她和哥哥出門,常遭近鄰追趕恥笑, 羞辱、瘦弱的媽媽總是吃力的用雙手護著,不讓孩子受到傷害。女兒眼眶溼潤:「媽媽為孩子做飯,用橡皮筋綑住僵硬的雙手炒菜,久了,橡皮筋都嵌進皮膚裡。」腦麻婦人又吃力的比手畫腳說了些什麼。女兒告訴我:「媽媽一直都感恩有先生、有一子一女,覺得自己很幸福。」
在女兒解說時,腦麻婦人突然又一搖一晃的走進房間,用口銜出來一串串透明膠帶綁的十元硬幣。她哼出一連串聲音,嘴角帶笑的看著我。女兒說:「媽媽覺得她很富有,這千元的積蓄,是她的寶藏。」 婦人繼續咿唔急著述說著什麼。女兒看著媽媽淚水撲簌簌的流下;心疼的說:「媽媽看到社會上有很多人需要幫助,她也想把她終生的積蓄捐出來做公益。」
我很多,分給你,這是善良;我很少,分給你,這是高貴;我沒有,仍把唯一的給你,這是神聖。在我眼中,她聖潔如天使。
叭布阿伯震撼的傳統價值
午后,北港媽祖廟前豔烈的陽光晒燙著街道,放眼望去,小鎮市集一片燦亮。走在路上,人人汗流浹背。我發現對街有個賣傳統叭布〈冰淇淋〉 的小攤販,一時興起,向前走去。「怎麼賣?」我笑問賣叭布的老阿伯。
「一球五元,要幾個?」老阿伯望著我,突然咦了一聲說:「你—— 不是李濤嗎? 免啦,免啦,我請你……你為台灣做那麼多事,我不能收你的錢。」當下挖了一大杯各色冰球給我。
「不行,怎能不收錢?」我硬是把錢塞給他,推拒半天,他才勉強收下,說了一句:「貪財啦,我貪財啦!」
一買一賣,收錢天經地義,但阿伯卻如此謙卑,收了該拿的錢,還直抱歉地說自己「貪財」。
好溫暖的草根價值。
為了賺取蠅頭小利,一天收入或許不過三、五百元,看來約莫七十多歲的阿伯,推著小攤子,天天風刮日晒的,皮膚都裂了,黧黑的臉上滿是皺紋。
「日子還好嗎?」我私下問他。
「好歹也得過啊!」他笑容憨直地說。
其實,走在台灣鄉間的大街小巷,像叭布阿伯這樣敦厚善良的人, 處處可見,他們並非少數,而是台灣的主流。
打開心盲 台灣美事多
在台北街頭等紅綠燈時,經常見到此起彼落的香港散客;在鼎泰豐前大排長龍的日本遊客更是成群結隊。稍加注意就會發現:台灣各地,外國朋友愈來愈多。
在東京,一位賣服飾的年輕店員聽說我從台灣來,非常熱心的招呼。原來,她曾到台灣跨年,覺得台灣人多禮、好客,處處美食而且物美價廉。她說,台灣現在是日本人度假的最愛,今年底,還要結伴來玩。
不久前,在台東遇見一位來自香港大企業的少東,他過去常到台北,最近單車旅行台灣東海岸,覺得人、地都美,讓他真正愛上台灣。
在美國紐約雀兒喜附近問路,來往車輛喇叭聲吵得我聽不到,為我指路的中年男士說:「抱歉! 紐約人沒耐心,我去過台北,你們的駕駛nice 多了。」聽到紐約客的讚美,受寵若驚! 我們平常嫌棄不滿的台灣,卻是外國人眼中的可愛之島。
爭論不休、怨煩的台灣,不管發生再多、再大的風暴,都能秩序井然的運轉。一定有許多做對的事,匯集成巨大的能量,支撐轉動美麗台灣!
問題是我們凝神、靜思了嗎?
摘自《幸福一念間》
Photo:https://goo.gl/uHkvbG,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