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就像其他任何訓練一樣,發展自我超越必須成為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對於有心自我成長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一個願意支持這種發展的環境更為重要。

圖片來源:unsplash
我們必須謹記,走上任何一條個人成長的路都是一種自我的選擇。沒有人能夠被強迫發展自己的自我超越,如果這樣做,保證一定會產生反效果。
組織如果變成太過積極推動內部人員的自我超越,可能會碰到很大的困難。有些組織企圖設計一些強迫性的個人成長訓練課程。
不論立意多麼良善,這樣的課程必定會妨礙組織中自我超越的發展,因為這會和自我的選擇相衝突,我這幾年親眼目睹過許多這樣的失敗例子。
那麼,領導者對於培養自我超越,能夠做些什麼?他們可以鼓勵一種員工可在其中鍛鍊「自我超越」的公司氣氛。
說得更具體些,就是建立起一種組織,在這個組織中,大家在建立願景的時候有安全感,「追根究柢」與「誠實面對真相」變成一種文化,「挑戰現狀」是一種期望—尤其是當現狀中隱含著大家一直在逃避而不願意面對的問題時。
這樣的組織氣氛,將以兩種方式增強自我超越。首先,它將持續強化個人的成長對組織是真正有益的理念;其次,由成員們的回應,組織將可提供對發展自我超越有所助益的在職訓練。
就像其他任何訓練一樣,發展自我超越必須成為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對於有心自我成長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一個願意支持這種發展的環境更為重要。
而能夠發展自我超越的組織,便能不斷鼓勵個人願景、不斷探究目前的真實情況,以及誠實面對兩者之間的差距。
發展自我超越的許多實踐方法,都深藏在建立學習型組織的其他各項修練之中,例如:學習系統思考的能力、練習如何反思心中隱藏的假設、表達個人的願景和傾聽他人的願景,以及共同探索每個人對於目前情況各種不同的看法。
所以,一個組織為了培養自我超越所能採取最積極的行動,在許多方面都與發展其他四項修練有關。
至於核心的領導策略則很簡單:以身作則。自己先誓願自我超越。雖然以文字或言辭宣揚自我超越的理念與方法,多少會開啟人們的心靈,但行動永遠比言談的效果來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