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張德明從醫近四十年,曾任三軍總醫院院長、國防醫學院院長、國防部軍醫局局長,完整歷練軍系醫療體系重要職務,目前為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一路走來持續尋求突破的契機,貢獻卓著;在醫療專業上更是致力求精求進,用心關懷、愛護每一位病人,是病人最信賴的醫師。
圖說:公益募書代表合影(左起)遠見 ・ 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 王力行、軍醫局 陳建同局長、新書作者、台北榮民總醫院 張德明院長、遠見 ・ 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高希均教授、國防醫學院 查岱龍校長
照片提供/天下文化 精華紀錄/天下文化行銷企劃部
透過《醫中有情》我想傳達一個訊息:「一個醫師,他可以同時擁有科學與藝術。」臺北榮民總醫院長張德明從醫40年,出版過多本專業書籍,這次他要分享自己的行醫理念:當一個醫生,其實EQ比IQ更重要。
即便身為國內風濕免疫科權威,新書發表會一開始,便語出驚人:「坦白講從醫不一定需要智商很高,除非你走向醫學研究。當一個醫生的話,其實EQ比IQ更重要」。新書《醫中有情》,以103篇短文,7萬多字紀錄下行醫點滴,不僅有診間與患友的溫馨互動,也不吝對家人表達情感,更特別的是發現原來院長也是「寶可夢」迷。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致詞時,肯定張德明院長不只在專業上有頂尖成就,更有頂尖愛心。在台灣,優秀的學生常以醫科為第一志願,並擁有社會高度的信任;但兼有專業和愛心的醫師不多,張德明院長就是其中一位。
張院長相信醫生與病人,不該只是生硬的醫病關係,而是能像朋友一樣。齊邦媛老師受惠張院長高超醫術,原本只有一次醫緣,卻因為一束芍藥花,與院長結下不解之緣,更在推薦序中幽默寫下:「由這虛擬的抓寶熱潮,不得不驚嘆世界的快速改變,令智者有時也沉溺得不可自拔,必須強下決心,才能抽離。」
圖說:張德明院長賢伉儷合影
新書發表會上,難得上台分享的張德明夫人雷綺女士不僅驚喜獻上鮮花,也稱讚院長的好EQ。「他是一個總是笑臉回家的人,雖然偶爾工作上會有一些煩惱困難,我聽了都還在為他擔心時,他已經轉換了,因為不希望影響家人的生活。」但也幽默的說:「當得知天下文化願意出版,真的很擔心對方上當受騙,但拿到書後,非常感謝天下文化讓雜亂的文字呈現的很好。」足見夫妻兩人的好感情。
張德明,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畢業於國防醫學院、美國哈佛大學生物學碩士、美國風濕學院院士,回台後曾任軍醫局局長、國防醫學院院長、三軍總醫院院長。完整歷練軍系醫療體系重要職務,一路走來持續尋求突破的契機,貢獻卓著;在醫療專業上更是求精求進,用心關懷、愛護每一位病人。
張院長認為訓練一個醫師,除了專業知識外,訓練敏感度也是相當重要。而敏感度的來源就是,對於感情的了解,以及對於藝術的了解,因此書中也能看到集結許多繪畫、素描、書法等作品。他一直相信醫學就是科學跟藝術的結合,透過《醫中有情: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張德明的行醫筆記》的出版,傳達的是對生命的熱情,更是對人生的態度。
新書發表會現場並有多位將領及各界重量級人物共同親臨推薦,包括: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國防部前副部長趙世璋、軍醫局陳建同局長、軍備局前局長劉復龍、國衛院梁賡義院長、司徒惠康副院長、亞東醫院林芳郁院長、國防醫學院查岱龍校長、三總蔡建松院長、清華大學賀陳弘校長等。現場也發起公益募書計畫,希望有機會能將張院長的行醫理念,分享給全台12個醫學院所9千多位醫學生,提供未來醫者一些啟發。
精華影音:
【推薦好書】
《醫中有情: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張德明的行醫筆記》
出版日期:20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