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由於大腦被強力灌輸「想贏」的程式,即使明知遊戲規則,還是不願意「輸」給對方。
人類本來就對勝負擁有強烈的意識,常保「想贏」、「想超越他人」的慾望。回顧過往,人類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競爭的歷史。時至今日,大從企業之間明爭市場占比,小到暗奪電車內的座位,經常處在必須與他人競爭的狀況。
假使要過著比他人充實豐富的生活,想要獲勝也是理所當然的事。而「想要獲勝」的心態也適用於休閒娛樂,即使是玩遊戲,大家還是想要贏過對手。
請各位改變這樣的心態,試著放水故意「輸」給對方。以猜拳遊戲為例,我曾經看過某個綜藝節目的猜拳遊戲,遊戲規則是一方先出拳,而慢出拳的一方必須輸給對方。很有趣的現象是,當對方先出「石頭」時,慢出拳的人還是不自覺想要出「布」,而不是「剪刀」。
由於大腦被強力灌輸「想贏」的程式,即使明知遊戲規則,還是不願意「輸」給對方。
下圍棋或是日本將棋時,必須思考對方的下一步以及對應方法,能否洞察對方的布局,決定了比賽的勝負。根據高手的說法,想下一盤「以輸為前提」的棋局,必須具有相當的實力才能做到。
這是因為為了獲得勝利,棋士下棋時只會思考最佳下法,腦中根本就沒有「為了輸棋的不佳下法」。
故意輸掉遊戲,能夠學習讓自己轉換立場、易地而處的能力。明確改變觀點或立場,可進而擴大思考系統的使用範圍。
本文節錄自《66妙招,輕鬆練出好腦力》
Photo:https://goo.gl/yqVRfw,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