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對未知或新環境的恐懼使我們不敢去嘗試,如何使學生敢於嘗試新的、不熟悉的東西,才是生涯規劃的重點。

圖片來源:Unsplash
有一年暑假,臺北一所高中請我去對學生講「生涯規劃」。看到這個題目,我很猶豫,踟躕再三不敢去,因為活到我現在這個年齡,我知道生涯不可以規劃,而是要在機會來時,馬上抓住它。
西諺云:「當你等待適當機會的時候,一個黃金機會可能就從你身邊溜掉了」。
人對未知的事物不了解,所以會恐懼未來。很多人怕黑,因為在黑暗中,我們看不見未來。因此誤以為,計劃得愈詳盡,規劃得愈好,前途就愈有保障。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規劃只是個大方向,不可拘泥執著於既定。
常有學生拿著書中的句子來問我:「老師,這句話怎麼解釋?」我都很無奈,一句話的解釋要看前後文的意思,才會正確。一個規劃也要看大環境的走向,環境改變就要隨機應變,不是非這樣做不可。
一九八四年,我在臺大心理系客座,班上有個學生很聰明卻不肯念書,考試作弊被我抓到。我找他來懇談,他告訴我,他的生涯規劃是當醫生,但是聯考三次都落到心理系,不得已只好來念,因為再不念,就要去當兵了。
他自認這不是他要的,不肯好好學,只想靠作弊過關,混個文憑。我跟他說,人生道路千百種,端看你要當醫生的目的是什麼,若是想懸壺濟世,幫助病人,臨床心理師也是一種。不幸的是,他聽不進去,認為沒有讀醫,這一生就完了。
另一位朋友一心想做法律人,但家中經濟不允許她就讀私立學校,不巧,聯考偏偏考上私立大學法律系。她便白天在律師事務所打工,晚上念夜間部,畢業後,申請到美國法學院獎學金,現在是華人區著名的律師了。她走的路比較曲折,但人生很長,雖然晚了三、五年畢業,現在看起來,一點差別也沒有。
人生要把握當下,不放棄任何上門的機會。騎驢找馬是古人給我們的智慧,其實這道理人人懂,只是懶惰和懦弱阻礙了我們對機會的捕捉。講回來,還是對未知或新環境的恐懼使我們不敢去嘗試,如何使學生敢於嘗試新的、不熟悉的東西,才是生涯規劃的重點。
很久以前有部電影《擒凶記》,女主角桃樂絲.黛(Doris Day)唱了一首很有名的歌《Que Sera Sera》(whatever will be,will be),人生不可預知,只能用智慧的態度去走完它。
【書籍資訊】
《該怎麼成就你的人生》
出版日期: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