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如果你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食,以美味的脂肪和蛋白質取代,就可重新設定基因,回到剛出廠的狀態。

圖片來源:pixabay
如果你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食,以美味的脂肪和蛋白質取代,就可重新設定基因,回到剛出廠(即出生)的狀態。這樣的設定,將使你頭腦更清楚,而且更能燃燒脂肪。
你必須了解,如果你抽血檢驗,結果顯示膽固醇高,這樣的數值約有75%至80%,源於你體內製造的膽固醇,而非你吃下去的膽固醇。其實,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反而能減少你體內製造的膽固醇。
人體每天約製造兩千毫克膽固醇,是從飲食攝取的膽固醇量的好幾倍,表示我們身體非常需要它。而且,儘管身體可以製造這麼多膽固醇,我們還是必須從飲食中獲取,飲食所含的膽固醇更可以被身體全部吸收、利用。如果只靠身體製造膽固醇,對肝臟而言將會是莫大的負擔。
要是你就像很多人,盡可能避免吃下含膽固醇的食物呢?身體將發送饑餓的危機訊號,你的肝臟接收到這樣的訊號之後,就會分泌HMG-CoA還原酵素,以利用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製造膽固醇(這種酵素正是司他汀類藥物鎖定的目標)。如你所料,這形同火上加油:你一方面吃下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另一方面又減少膽固醇的攝取,迫使身體製造更多的膽固醇。
因此,只有多吃膽固醇、少吃碳水化合物,才能扼止這種失控的現象。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說膽固醇高的病人可以不靠藥物,享受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才能使膽固醇正常。
對冠狀動脈疾病而言,膽固醇充其量只是配角。光靠膽固醇難以預測心肌梗塞的風險。因心肌梗塞而住院治療的病人當中,有半數以上的膽固醇值在「正常」範圍。研究人員已證實,積極降低膽固醇無法減輕心肌梗塞的風險。心肌梗塞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包括抽菸、酗酒、缺乏有氧運動、過重和吃太多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一般醫師看到病人的膽固醇高達240mg/dl或更高,就會開給他們降血脂藥物。這種觀念和做法都是錯誤的。正如前面所述,膽固醇是人體生理運作最重要的化學物質,與大腦的健康息息相關。因此,要判斷一個人健康與否,最好的參考指標,應該是糖化血色素(HbA1c)的數值,而非膽固醇的高低。我們不能把高膽固醇當成是健康的重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