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牙周病可能會導致老人癡呆嗎?牙齒保養好,讓身體也健康!
牙周病不處理恐導致心臟病 你是否曾在刷牙時有牙齦出血現象,卻不以為意?但,這就是牙周病的症狀。 梁錦榮說明,牙周病的形成原因是牙菌斑跟牙結石,吃完東西後殘留的食物未即時刷除而滋生牙菌斑,超過八小時不清理,久而久之形成牙結石;牙結石內含細菌,刺激牙齦發炎,刷牙時牙齦就會流血。 牙周病無法靠刷牙刷除頑固的牙結石,須靠洗牙,用超音波方式震掉牙結石;若是嚴重的牙周病,則需要吃抗生素或進行牙周手術,深入牙肉刮除牙結石。 根據國民健康局調查,四十歲以上成年人,約九成有嚴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但是常常等到自覺牙齒搖晃時才會主動就醫,往往已是嚴重的牙周病。 醫學研究則指出,牙周病嚴重時,細菌會經由血液感染,造成許多重要系統疾病,例如:心臟冠狀動脈硬化、腦中風、糖尿病、肺感染、孕婦早產,以及新生兒體重不足等。 甚至,最新的研究發現,嚴重且長期牙周病導致阿茲海默症的機率,高出健康者兩到三倍。 牙齒好壞,不只是美觀問題 齲齒與牙周病,是兩大常見的牙齒問題。 齲齒是因為吃糖未刷牙導致細菌滋生,初期從琺瑯質開始侵蝕,患者本身沒有感覺;等到侵蝕至牙本質靠近神經處,就會有疼痛感;一旦侵犯到牙神經,就會進入「痛起來要人命」的程度;如果牙髓神經壞死,則必須進行根管治療。 牙齒是健康的第一關,但人類跟其他動物不一樣,譬如鯊魚,牙齒掉了還會再長出來,人只有兩套牙齒—乳牙跟恆牙,乳牙換掉、長出恆牙後,就必須使用一輩子。 因此,如果沒有做好保養,齒牙動搖,不僅影響美觀,更會危及健康。無論齲齒或牙周病,嚴重時,導致牙齒鬆動,都要拔牙。之後,便須製作假牙。 牙齒的保健 不僅小孩害怕看牙醫,許多大人對牙齒治療時「滋滋滋」的鑽牙聲也會感到恐慌。 避免面對牙醫,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好牙齒保健。牙醫師提供幾點注意事項: 從小培養正確的刷牙習慣,例如: .刷牙順序:左邊開始,左邊結束;右邊開始,右邊結束。牙齒咬合面也要刷。 .刷牙時機與次數:分別為三餐飯後、吃完零食後,以及睡前。 .多食用對牙齒有益的食物,例如:富含Omeg3的堅果、硬的蔬果(例如:蘋果、胡蘿蔔等),以及富含鈣質跟蛋白質的奶、蛋等。 . 每三個月更換新牙刷。 .至少半年一次定期至牙科洗牙及檢查牙齒。 【書籍資訊】 出版日期:2019.07.31
圖片來源:unsplash
《全方位診療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