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星雲大師在《星雲大師全集》中提及與覺培法師的因緣到弘法歷程,從1996年首次見面開始,便開啟了一段深厚的師徒情誼。覺培法師自阿根廷返台後追隨大師出家,秉持人間佛教精神,星雲大師肯定其智慧與行動力,寄望其承擔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之責,持續將佛法傳揚至世界各地。
文 / 星雲大師,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
覺培,出生於台灣羅東。17 歲就移民到阿根廷,在僑界是出了名的樂善好施、熱心助人的活菩薩,平常也帶領很多年輕朋友學佛。
他和我的因緣,是在 1996 年,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在法國巴黎舉行,當時,在南美弘法的弟子覺誠,說要帶一位畢業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建築系、年輕有為的企業家來見我,當時他一見到我,就問我能不能請教有關佛教的各種問題,解除他對人生、對佛教的許多疑惑,我欣然說好,也邀請他在西班牙為我擔任西文翻譯。
想不到這一路近三個星期的歐洲弘法旅程,他竟然連續問了我無數的問題, 我自然來者不拒、不厭其煩地回答他;他在為我翻譯時,一些艱深的佛教名相,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他都很巧妙地跳了過去,我雖然聽不懂西班牙文, 但是自然就知道他漏掉這些重要的翻譯,他對我這一點,也是很佩服的。我看他與佛有緣,問他肯不肯跟我回台灣就讀南華大學研究所,他很有善根,一個月後,結束他在阿根廷的事業,真的就回來台灣找我了。
隔年,他毅然決定在佛光山隨我披剃出家,並在印度菩提迦耶受三壇大戒。我知道他曾經參學許多道場,就問他:「為什麼選擇在佛光山出家?」他回答說:「在人間佛教的菩薩道場,才是真正淬鍊修道的地方。」
覺培出家後,先在禪堂學習,後來派到佛學院教書四年,除了養成僧格,也讓他了解叢林的生活作息,能對佛光山的人事物有所了解。從西方開放社會,到東方傳統的叢林寺院的生活,我想,這對他而言是很大的轉變,很不容易的,但是,他因為認同我人間佛教的理念,以及他與生俱來的菩薩性格,就這樣接受、堅持下來了。
2002 年,我為了鼓勵佛教徒讀書,從澳洲弘法回台後,便成立「人間佛教讀書會」,責成覺培擔任執行長。他在短短兩年時間,便成立兩千多個讀書會,帶動佛光人閱讀風氣。在他的帶動之下,過去不讀書的佛教徒,也開始成為愛書人了。2005 年受到常住大眾的肯定,當選佛光山宗委。
同年,覺培兼任佛光會中華總會的祕書長,他鼓勵「佛光三好人家」的信仰傳承,推動分會精緻化,落實組織分層負責,使得會員人數增加,達到五百個分會。為了提升會員對佛法的認知,結合人間佛教讀書會,巡迴舉辦「經典與人生研討會」,以《普門學報》、佛教經典及佛光山各類出版著作為教材,增長了會員對學佛的信心。
此外,有鑑於時下許多青少年的觀念偏差,覺培與多位老師巧思設計,在各級學校推動「生命教育的十堂課」,讓培訓的佛光會講師群進入校園宣講,平均每年超過二十萬名學生因聆聽佛法改變觀念而受益。
2009 年起,佛光山聯合佛教界在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上舉辦「慶祝國定佛誕節暨母親節大會」,他也順利達成目標,每年都有十萬人以上參加,總統馬英九、五大院會長,以及來自聯合國和世界各地的大使和佳賓都參與這個盛會。甚至馬總統還同我一起帶領全民宣誓「三好運動」。
覺培的性格很有開拓性,在大陸人民出版社發行的《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華文化佛教寶典》就是他去接洽的,他對人間佛教也有深刻的體悟,因此多次應邀在台灣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山東大學、香港大學等高等學府講學,也代表中華民國出席「博鰲亞洲論壇」,成為第一位受邀赴該會演講的比丘尼,帶動許多知識份子、政府官員認識人間佛教。
現在覺培同時還擔任台北金光明寺的住持,他樂觀歡喜、廣結善緣的行動力,結合社區、教育、展覽等各種弘法因緣,短短一年就帶動金光明寺生機蓬勃的發展。未來也將承擔起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一職,期盼他帶領大家,培養人才,共同將人間佛教遍灑各地。在佛光山中青代的徒眾中,覺培可以說是優秀傑出的弘法者。
(本文原刊於《星雲大師全集》第九類「佛光山系列」三一四
《話說佛光山4》,頁一三五。)